入冬以来,随着气温不断下降,黄河内蒙古段凌汛监控工作全面启动,卫星、无人飞机、全景监控系统和新一代预测模型等一批高科技手段和设备被应用于黄河凌汛监控。
按照2011年至2012年度黄河防凌工作部署和凌情遥感监测实施方案,目前,黄河宁蒙河段流凌前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已经完成。这次监测范围是从内蒙古三盛公水利枢纽至万家寨,共采集了3景分辨率为30米的卫星影像。截至13日,黄河内蒙古段封河长度已超过63公里,遥感监测将在日常动态跟踪监测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做好高分辨率遥感监测的准备。
据介绍,黄河内蒙古段全长830公里,其中95%的河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为了更好地监控凌汛,鄂尔多斯市今年引进了HW13小型无人侦察机。在遇到凌汛险情时,该机可结合卫星综合系统,克服恶劣天气和交通不便的困难,快速到达出险地域上空,进行实时监控。
12月2日,鄂尔多斯市黄河实景监测系统也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并投入运行。该系统通过设置在险工险段的20个2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实现了360度全方位监测和图像定时捕获,提升了对黄河凌情的监测能力。
除了影像监控,短期天气预报及凌情预测工作也开始应用更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
目前,“内蒙古黄河凌汛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已开始被用于数据收集和信息发布。内蒙古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尤莉介绍说,该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输出信息更全面,图文结合,能够立体监测黄河凌情,其所搭载的新一代预测模型提供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上一代模型。截至14日上午,该系统已发布2011年凌汛监测预报47期。
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闫新光说:“这些高科技手段和设备的运用,能够更早、更快地预测和发现黄河凌情和险情,为有关部门应急抢险决策提供准确、充分的信息和科学依据。”(记者刘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