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综合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第二炮兵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亮点透视:大国长剑 其势必威
内蒙古新闻网  11-12-16 10:05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走进今日战略导弹部队演兵场,云谲波诡、变幻莫测的实战景象令人眼界大开,天上卫星巡游,空中战机飞驶,地面雷达报警

  挥戈亮剑,战略威慑和防护作战能力同步提升

  【镜头】

  南国山谷,“首脑机关”锤炼硬功。迷彩帐篷里,荧屏闪烁。某基地首长机关正在进行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导弹战”。参训人员的桌面上摆放着内容不同的“作战资料”,大家根据各自的“作战资料”,按战时“角色”,拟制作战决心、撰写作战建议、标绘作战决心图。由基地首长和导弹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按照“答辩式”评审方法,现场点评,随机提问。这种“集团作业、独立筹划”的新训法,不交底案,不搞摆练,把所有作业条件一次性下发,依据“敌情”演战法,参训人员提出一种战法,进行一次作业,组织一次评审,开展一次研讨。这种全新的训练方法,练出了首长机关的敌情判断能力、独立筹划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未来信息化战场,处处是信息化科技的无声较量。近年来,第二炮兵积极适应现代战场要求,从技术训练模拟向指挥训练模拟发展,从各要素分散训练向全系统集成训练发展,从简单战场环境下训练向复杂战场环境下体系对抗训练发展。通过复杂环境下的指挥决策训练、突发情况下的应变训练、对抗条件下的战斗发射训练、实战背景下的技术保障训练,使部队指挥控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斗发射能力、生存防护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全面提高。

  江汉大地,“仿真战场”摆兵布阵。经过多年开发研制,一个集“导调指挥、战场仿真、检测评估、训练管理、综合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作战实验室”在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建成。

  南国山谷,“首脑机关”锤炼硬功。迷彩帐篷里,荧屏闪烁。某基地首长机关正在进行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导弹战”。参训人员的桌面上摆放着内容不同的“作战资料”,大家根据各自的“作战资料”,按战时“角色”,拟制作战决心、撰写作战建议、标绘作战决心图。由基地首长和导弹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按照“答辩式”评审方法,现场点评,随机提问。这种“集团作业、独立筹划”的新训法,不交底案,不搞摆练,把所有作业条件一次性下发,依据“敌情”演战法,参训人员提出一种战法,进行一次作业,组织一次评审,开展一次研讨。这种全新的训练方法,练出了首长机关的敌情判断能力、独立筹划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二炮”名字的由来(链接)

  第二炮兵简称“二炮”。对于这个名称,不少人存在误解,如“二炮”就是比“大炮”小一点的常规武器,不但有“第二炮兵”还有“第一炮兵”、“第三炮兵”等等。其实不然。第二炮兵即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如今已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武器装备体系,具备精确、机动、全天候的战略反击本领。

  为何要叫“第二炮兵”?这完全是出于当初的保密需要。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可世界并不太平。面对敌对势力的“核讹诈”,中国决心创建自己的战略核力量。1956年作出了重点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尖端武器的决策;从1957年起,逐步组建了战略导弹的科研、训练、教学机构;1959年,中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正式组建;1966年7月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组建的,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使用“战略导弹部队”这个称谓,而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第二炮兵。(蔡长春)

[责任编辑 梁亮 ]

送温暖
训前交流
凌花奔涌
严寒中的供热工
冬季到内蒙古大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免费乘车上下学
如此柚子你见过吗
两条腿小猪会“走路”
久违的红色婚礼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