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按照“培育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群众、搞活一地经济”的原则,依托十大产业,倾力打造农村实用人才孵化基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申报+调查”,拓宽孵化基地人才来源。该旗采取镇村申报与深入基层调查相结合的形式,依托大沁他拉镇的林果产业,八仙筒镇的水稻、红干椒产业,沙日浩来镇的设施农业,东明镇的无籽西瓜产业,治安镇的万寿菊产业,白音他拉苏木的食用菌产业,固日班花苏木的养牛业,青龙山镇的制粉业,义隆永镇的养鸡业和清河镇的花生产业这十大产业,把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镇村科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等纳入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建立孵化基地台账,实行动态跟踪,及时掌握孵化结对情况。截至目前,全旗成立以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的各类专业协会194个,会员5826人。
“培训+传授”,提升孵化基地带富本领。该旗以旗委党校、旗民族职业中专为教育培训主阵地,采取集中听课、专题培训等形式,实施了千名嘎查村后备干部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目前,共举办农村实用人才中专班3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32人。同时,以十大产业基地为平台,通过“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与农民互动交流,传授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致富本领。
“资助+培养”,促进孵化基地发挥作用。该旗在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孵化基地给予倾斜和扶持,鼓励孵化基地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将产业做强做大。今年,该旗对脱毒甘薯、野猪养殖等9个农村实用人才科研课题研究项目给予扶助资金27万元。此外,还在大沁他拉、八仙筒、沙日浩来等10个镇建立了相应的孵化基地,通过基地锻炼、基地造才等形式,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1000余人。(记者 崔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