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研究发现:700多年前内蒙古元上都妇女用“一剪梅”迎新春
内蒙古新闻网  11-12-20 10:43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专家近日对元上都历史文献资料研究时发现,700多年前,元上都居民风俗活动形式多样,每到冬至日,上都城的妇女开始剪一朵梅花,迎接新春的到来。

  据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院长塔拉介绍,根据《滦京杂咏》等史料记载,每到冬至日,上都城的妇女开始剪一朵梅花,贴在家里的窗子上,而后每天用胭脂画上一个圈作为花瓣,到数九寒天结束之时,这朵梅花就有了81个花瓣,以此象征大地回春,草木返青,迎来新的一年。

  元代诗人杨允孚在长诗《滦京杂咏》中写道:“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这是目前所知道的画梅消寒的最早记载。

  对于用梅花迎春的习俗,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也说:“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其方法就是画素白梅花一枝,枝上共有白梅81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一朵白梅涂红,待到白梅红遍时,冬季便结束了。(记者 丁铭 于嘉)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两节”鲜花送祝福
警营里的冰雪王国
送温暖
训前交流
凌花奔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乐在雪中游
这些画作能欺骗吗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