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办证过程流于形式 《健康证》难把食品安全关
内蒙古新闻网  11-12-22 09:50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不论是从事餐饮业、洗浴业还是食品生产行业,从业人员拥有《健康证》是首要和必备条件。经过疾控部门对从业人员的身体进行严格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符合健康要求,才能获得《健康证》。可以说《健康证》是将一些有着传染性疾病的人员阻隔在给健康人群服务的一道门槛。但是,近日记者通过对办理《健康证》的窗口单位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暗访发现,办理《健康证》的5项检查并不严谨,有的项目不经检查直接加盖“检查正常”的红色方章……

  【暗访】记者办理《健康证》

  11月29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刚走进疾控中心的大门,就看到有两名年轻女子从体检大厅走出来,记者上前和她们询问办理《健康证》的体检程序。从聊天中了解到,这两名女子在市内的一个食品生产企业应聘成功,但是该企业要求她们进行体检,获得《健康证》才能安排上岗。“虽然体检了一番,花了153元的体检费,就做了抽血和胸透两项检查,其他的就是盖章了,这样的体检就是走个形式,我们也就为拿个《健康证》,根本也没想着能有啥结果。”其中一名女子对记者说。

  随后,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楼大厅,在大门左侧的两个窗口处,记者看到一张办理《健康证》流程表,办证程序为:登记→交费→电脑扫描→皮肤检查、胸透、采血、采便→体检结束。记者在其中的一个窗口填写了一份表格后领到体检表,紧接着在收费室交纳153元体检费。根据工作人员提示,记者来到登记交费窗口北侧的一个房间里,在工作人员的指示下,完成了扫描这一流程。而后,记者返回到登记交费窗口旁边一个玻璃窗口,准备进行皮肤检查,将体检表递进去,对方什么也没有检查,直接将一个刻着“检验正常”的小章盖在了“皮肤检查”的一栏上;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是胸透,记者根据贴在墙上的指示,来到了大厅西侧的胸透室,在工作人员的指示下,记者站在了一台大型设备上,大约10几秒以后,记者从设备上下来,工作人员将已经盖了“胸透”红色方章的体检表交给记者;胸透结束后,记者的体检流程到了采血,在大厅的东侧,记者在采血窗口完成了采血流程;第四项检查就是采便,记者看到有两个采便室,就来到男采便室门口准备找工作人员领取采便器具,但是采便室开着门却没有人。看见记者在门口等候,女采便室的一位女工作人员向记者招手,把记者带进了女采便室,从记者手中拿走体检表,直接在“采便”一栏上盖了“已采便”的红色方章。办完了各项检查,大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周后就可以领取《健康证》了。

  12月6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疾病控制中心顺利地拿到了《健康证》。

  【质疑】没有严格检查咋能证明健康?

  12月6日,就在记者顺利拿到《健康证》准备离开时,恰巧碰到来领取《健康证》的一对情侣,随即记者与他们攀谈起来。“我们是上周二来体检的,今天就能领《健康证》了。在体检表上罗列的检查项目中,我们只做了胸透、抽血。采便和皮肤检查都没做,对方给直接盖章了。等于一人花了100多块钱,做了两项检查,剩下的都是直接盖章,就这么简单!如果要不是商场要求必须有《健康证》,谁会来办啊!”女孩对记者说。

  记者得知,这对情侣中的男子在一家餐厅当服务员,其女朋友则在商场当导购。在采访结束时,这对情侣向记者表示,如此形式化的体检,让人觉得《健康证》就是为了应付企业或执法部门的检查。其实就是拿着这样的《健康证》,谁也无法证明从业人员的身体就是健康的。

  在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前来办理《健康证》的人员大多都是从事饮食、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这些从业人员在领到《健康证》后是否就能代表办证人一定健康,这一点在暗访后,记者也不得不在心里打上大大的问号!

  《健康证》,顾名思义,是为了保护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健康而作的健康检查证明。根据《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化妆品、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等专业生产,有毒、有害、放射性作业,幼托机构保育这五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拥有《健康证》。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战严寒保工期
关爱环卫工人
文化进社区
“两节”鲜花送祝福
警营里的冰雪王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乐在雪中游
这些画作能欺骗吗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