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对呼和浩特市"小饭桌"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小饭桌"的真实情况,实地视察后,视察组又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卫生、教育、食药、工商、质检等部门关于"小饭桌"治理情况的汇报,并与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小饭桌"经营者、居民区住户、社区物业等进行了座谈,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视察组提交视察报告,并提出政府各部门要齐抓共管,规范"小饭桌"的健康发展、尽快出台呼市有关物业管理方面的规定或文件等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呼市有"小饭桌"2000多家,近10万名中小学生选择"小饭桌"
随着呼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市区的一些中小学因为名气大、教学质量高,许多家长不惜路途遥远,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学校。另外,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家长工作单位距离学校远、上下班(学)交通拥堵、作息时间冲突等原因,致使孩子的接送、午饭、午休成了问题,而市区的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食堂,多数家长希望能在学校附近解决孩子吃饭和午休的问题。在这种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以盈利为目的,为中小学生提供接送、午餐、午休和辅导作业的场所--"小饭桌"在我市应运而生。这种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饭桌",大部分为家庭式作坊,利用学校附近现有住房或租用空房作为经营场所,经营者有下岗人员、社区妇女、退休人员以及外来流动人口等,从业人员教育水平、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个别的可辅导学生学习,大多数只提供接送、午餐和午休服务。"小饭桌"供餐人数从十几人至几十人不等,经营规模、卫生状况、厨房面积差别较大。2005年,卫生部门对我市学生"小饭桌"进行摸底调查时,全市共有学生"小饭桌"52家。2009年,教育部门统计全市"小饭桌"增加至1700多家。到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小饭桌"2000多家,近10万名中小学生选择"小饭桌",而且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80%以上居民希望"小饭桌"存在
近日,为了多方面了解群众意见,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小饭桌"问题在群众中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在收回的200份问卷中,征集到意见和建议346条,其中赞成"小饭桌"的164票,占82%,主要理由:一是"小饭桌"的存在是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二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学会与人相处;三是可以为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
反对"小饭桌"并要求取缔的36票,占18%,主要理由:一是"小饭桌"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经营面积、规模、设施都没有标准,食品卫生和消防安全令人担忧;二是"小饭桌"多开设在居民楼内,对居民楼设施、环境卫生造成影响;三是扰民问题严重,居民反映强烈。
饮食卫生、消防隐患、严重扰民、监护责任不明确成为"小饭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呼市"小饭桌"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无照经营现象严重,饮食卫生及营养状况令人担忧。"小饭桌"基本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少数"小饭桌"只具有区卫生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多数不具备相关的卫生设施和条件,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更缺乏相应的健康营养知识,餐具消毒情况良莠不齐,这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用餐既缺乏食品安全保障,更谈不上营养丰富。二是设施简陋,存在消防等安全隐患。"小饭桌"大小规模不等,多的有60多名学生,少的也有10多名学生。由于"小饭桌"都是在居民住宅楼内开办,房屋面积狭小,设施简陋,室内通风条件差,学生用来休息的大多是上下铺、通铺,有的甚至在阳台上搭起床铺,拥挤的住宿条件,存在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三是严重扰民,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小饭桌"多是利用学校附近现有的住房或租房经营,个别学校附近一栋居民楼内经营"小饭桌"多达十几家,一些"小饭桌"在周六、日将房间租给各类补习班作为教室使用,以增加收入。由于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天性爱动、自制能力不强,"小饭桌"经营者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学生的吵闹声已经严重影响了楼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居民对此反映强烈,同时给小区物业管理、治安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四是监护责任不明确。从法律意义上讲,"小饭桌"属于经营者与特定学生家长之间民事委托关系中的民事主体,但多数"小饭桌"无合法身份,也没有与学生家长签订民事委托合同或协议,学生一旦在"小饭桌"因监护不到位发生人身、食品安全意外,都会因责任不清导致纠纷。
另外,"小饭桌"的管理还存在以下难点:一是各行政执法部门权力交叉、职责不清,导致监管缺位。若将其归为小餐饮类由卫生部门监管,但"小饭桌"服务对象基本是特定人群,且没有针对"小饭桌"的卫生许可执行标准,卫生部门无法发放《卫生许可证》,而其他相关部门也因缺乏前置审批手续不能发照;若由教育部门监管,"小饭桌"属于校外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又具有餐饮业的性质。因此,各行政执法部门难以对"小饭桌"进行监管。二是多数"小饭桌"利用现有住房或租房开办,隐蔽性较强,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较难监管。三是家长的安全意识较差或不得已而为之,家长们只满足于解决孩子的食宿,对"小饭桌"是否属于合法经营、能否保障孩子的健康安全却考虑得较少。(文/海珍赵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