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一声闻三县,狗叫一声听三省”,说的就是位于科左后旗最东端的基层法庭金宝屯法庭。位于三省交界的金宝屯法庭东与吉林接壤、南与辽宁毗邻,蒙汉杂居,人口结构与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在逐步增多。近年来,金宝屯法庭坚持以“各级组织联动、分流渠道畅通、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群众受益”为核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调解贯穿于庭前、庭中、庭后,实现对纠纷的法律调控与非法律调控、诉讼调解与诉外调解的联动与协调,大大提高了案件的调解率。
跨省调解促和谐
“在我们辖区,案件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跨省的案件,比如买卖合同,民间借贷,婚姻家庭,彩礼纠纷,常常都涉及到邻省。”金宝屯法庭庭长李长城告诉记者,“我们在审理涉及外省当事人的时候,一视同仁,绝对不会有地方保护主义。”金宝屯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金宝屯法庭受理的跨省案件多。在处理跨省案件时,金宝屯法庭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体现法律公正,维护法律尊严。
家住科左后旗查日苏镇乌兰矿的刘立坤于2007年8月21日在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镇米忠兴处赊购农药款27671元,立下字据为证。字据到期后刘立坤只偿还了6039元,为此米忠兴多次找刘立坤索要,均被刘立坤以各种理由托拒,米忠兴将刘立坤告上了金宝屯法庭。2010年3月25日,金宝屯法庭立案受理了此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判决刘立坤分期还款。
然而刘立坤在给付期到期时,还是未能按规定付款。为了尽快解决案件,执行时,金宝屯法庭的人员五次开车去查日苏镇乌兰矿,却都因为刘立坤故意躲避无功而返。经过讨论,法庭人员起早到刘立坤家,终于将躲进淋浴间的刘立坤找了出来。法庭工作人员细心、耐心地为刘立坤讲解法律知识,终于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在触犯法律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了损失。
执行回欠款时,金宝屯法庭考虑到米忠兴家所处位置较远,不便于来回,庭长李长城将钱送至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法庭进行下一步程序。受感动的米忠兴告诉记者:“当时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找到了金宝屯法庭,他们的态度相当好。没通过法庭之前,我以为我的钱打水漂了。这下心里有底了,明年我还要去金宝屯做生意!”
多元调解出祥和
近日,一当事人在金宝屯丰富村包了一片林地,手续健全,准备更新林地时,却遭到了当地几户村民的阻挠。这几户村民曾将此片林地开荒、种地,但是却没有任何合法手续。了解到情况后,金宝屯法庭与丰富村村长进行沟通,通过村长对村民进行调解,此案未通过诉讼程序就化解了纠纷。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金宝屯法庭总结出一系列调解经验。针对不同的案件与当事人,分别采用不同的调解方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是多发性案件,多数是当时人一时气愤,到法庭起诉。针对此类案件,庭内工作人员以说服教育为主,根据发生纠纷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使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分手或者调解和好撤诉。针对土地纠纷案件,法庭采取“实地勘察、走访、教育”的方式,走访发生土地纠纷案件所处地的村委会,了解纠纷的背景、起因,掌握双方纠纷的焦点,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将调解贯穿在整个诉讼活动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当事人既感到法律的威严,又感到法官的人文关怀,从而信赖法官,消除抵触情绪,积极配合调解。
金宝屯法庭受理案件由2007年的不足400件,增加至今年的近700件。案件的增多必然带来法院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加大,而金宝屯法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断完善调解机制,目前调解率居后旗各基层法庭之首。同时,金宝屯法庭针对辖区蒙古族人口近半的特点,发挥民族语言调解优势,利用下乡送达、巡回审判的机会,把调解工作做到农牧民家中、田间地头,辖区内的蒙古族当事人案件结案率达92%。(记者 梁珂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