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是在我区加快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春华同志所作报告是指导内蒙古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包头稀土高新区作为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要积极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在自治区未来发展中努力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为自治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作出更大贡献。
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全面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我们就要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以非资源型产业为着眼点,加大择商选资力度,加快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要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铝铜产业加快建设投资100亿元的希望铝业扩能项目、投资50亿元的高精度宽板带、投资16亿元的成功铝业深加工项目,努力提高铝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稀土产业按建设2个中心、打造3个平台、构筑4个基地、实现5个转变的思路,围绕扩大稀土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业规模,加强下游及终端应用稀土企业的引进,积极引导国内外稀土产业链高端环节向高新区转移。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大力引进培育中小型机械加工企业,围绕北方股份、阿特拉斯、金风科技等骨干企业抓好协作配套,提高整体装备制造水平和中小企业协作配套能力。到“十二五”末,稀土产业力争实现产值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700亿元。
二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内蒙古软件园的专业平台优势,依托亨达海天等162家软件企业,重点引进盛大、华为科技、清华科技园、北师大文化创意园项目,发展物联网和物流信息服务、数字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软件信息产品和服务。加快引进“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推动腾讯、百度、浪潮集团等投资企业入驻发展。积极引进煤化工下游产业项目,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奠定基础。
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稀土综合物流园区和冷链产品物流园区交易中心、电子物流交易中心项目。重点引进中国诚通、中国储运总公司、华南城等一批现代大型商业广场项目,积极建设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和服务外包基地,打造“十二五”时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战场。依托金融广场、总部经济园,积极引进金融服务企业和总部经济项目,努力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挖掘稀土文化、黄河文化和观光农业旅游资源,打造稀土特色旅游、小白河休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品牌,推进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二、中心提质,新区崛起
严格按照建设精品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为项目入区、百姓宜居、商家宜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要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规划“城市建设双百工程”,即城建项目超过100个、当年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套工程,进一步优化项目投产入驻环境。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以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社区为辅助的三级联动管理网络,形成“一级监督、二级管理、三级网络”的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二要全面推进滨河新区开发建设。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聘请名院名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滨河新区整体设计,突出个性和特色,打造城市精品、提升城市品位。
三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黄河大街绿化工程、滨河新区中心公园、北师大包头学校附属公园、四道沙河综合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地区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
三、人才引领,创新驱动
围绕创建全国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的目标,全面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高新区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要大力聚集创新要素。加强同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重点院校的合作,联合共建研发机构、公共技术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与中科院对接设立分院;突出建设好全国稀土人才高地、西部地区冶金人才高地、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高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高地,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要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充分发挥好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4个专业孵化器及7家孵化中心的作用,建设良好的科技创业环境,为在孵企业提供物业、资金、信息、中介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发挥稀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包头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大幅提升稀土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到“十二五”末,科技拨款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例要高于5%,企业研发资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4%以上。
三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设立工程技术中心、技术研发中心,集中力量组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开发更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居国际或国内领先地位的新产品;着力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创新要素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聚,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及产业化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创新能力培育的“三百”目标,即建立100家技术研发中心、培养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100项重大技术突破。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高于50%。
四、统筹城乡,和谐富民
紧紧围绕自治区“两个同步”、“两个达到”目标要求,认真践行“抓民生就是抓根本,保民生就是保和谐”理念,不断开创民生事业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完善土地管理、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七个一体化”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村改居”试点,探索新村社区双重管理模式;按照城市标准改造城中村,加大4个城边村整合撤并力度,加快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村镇公共交通布局,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功能。
二要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继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与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均衡化;加快特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扩大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居民住房问题。
三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健全完善重大政策制定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治安打、防、控体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系包头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