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也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
白求恩大夫是一名技术精湛的战地外科医生。他除了做手术治疗之外,还亲自打字、画图、编写教材,给医务人员上课。他曾经在幽静的丛林中,给300多学生上大课。他的讲台上放一个扩音机,身后挂着三大幅人体解剖图。他一边讲,一边指着图表。学生们鸦雀无声,埋头做笔记,静静地听着。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计划”,建立模范医院,作为示范来推动整个根据地的医务工作。他说:“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他自己用木匠工具几下子把木板锯断、刨平,做成靠背架,让手术后的伤员靠在上面使呼吸畅通。他一有空闲,就指挥木匠做大腿骨折牵引架、病人木床,铁匠做妥马式夹板和洋铁桶盆,锡匠打探针、镊子、钳子,分配裁缝做床单、褥子、枕头。
组建第一个群众输血队
1938年6月,白求恩在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只有在大城市里的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说:“现在,我来操作,你们谁第一个献血?”“我来献。”32岁的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挽起袖子。
验过血型,白求恩大夫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联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青山,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我军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
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还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是O型血。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纯牛乳与丹麦咖啡,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看着他们贪婪地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脸上,而他自己则只吃点简单的点心。
消息传开,边区的农会、武委会、妇救会纷纷响应,上千人报名献血,很快组成了一支150人的献血预备队。白求恩高兴地称之为“群众血库”。
“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随后又接着给一个头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术。匆忙之中,他竟忘记戴橡皮手套。切开头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用原已发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学家突然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甲骨文似地,他立即取出放在盘里,随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白求恩大夫的心全在伤员身上,被摸出一片片碎骨的喜悦情绪占满了。他得意地说:“又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铁片取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好的啊!”但白求恩却不知,病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他发炎手指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种。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当客人,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他便跟医疗队到了前线。后来,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