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文化惠民助力百姓幸福生活
内蒙古新闻网  12-01-06 14:49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市政府信息网  
 

  “真没想到,我还在书法大赛的舞台上露了一次脸!”虽然全市书法大赛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一想起当时参赛的感觉,年过六旬的马玉芳老人还是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

  马玉芳是一名普通工人,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她说,学习书法不仅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个人的文化素养。

  其实,随着近年来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已渗透到了寻常百姓之家,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乌海市文化事业的投入呈逐年增长之势,文化惠民正在悄然助力群众文化生活,让更多的群众共享到了全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果,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感。

  政策和资金日益向发展基层文化倾斜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乌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民生政策,民生工作由传统的保障型民生向更高层次的文化惠民迈进,着重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民众的幸福感。

  2008年,被中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之后,乌海市又出台了《中国书法城·乌海五年建设规划(2009年—2013年)》。根据规划,全市各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配备了专门的书法教师,提供了免费的书法教材;由财政买单为市民开通了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

  除选送中青年书法家外出学习、吸引高层次人才来乌海市工作外,乌海市还设立了专项资金对书法理论、书法创作及书法城创建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单位与个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与奖励。

  文化软实力在提升,而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也在强势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乌海市先后投入近30亿元,建成了市文体中心、市图书馆、市科技馆、煤炭博物馆、蒙古族家具博物馆以及青山翰墨园、法制公园等八大主题公园。乌海博物院和乌海书画院等工程正在抓紧建设。

  全市共有镇(办)文化站2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102个,实现了全覆盖。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市有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区有文化馆、图书馆,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

  借助政策支持和完善的文化设施,遍布乡村工矿的群众文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书法团体随处可见,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社区,各种文化活动常变常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群众的精神面貌。

  2011年,市四合木合唱队代表自治区赴重庆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华红歌会获优胜组织奖,张晓秀合唱团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九届世界“金狮奖”艺术大赛上荣获“表演最高奖”,还有的文艺团体走上了央视演出舞台。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成为惠民主渠道

  随着文化设施的完善和群众文艺团体的增多,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成为文化惠民的主渠道。

  “十一五”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1200多场(次),送电影、送戏进农区、社区4000余场(次)。

  春节文艺晚会、元宵灯谜晚会、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广场文化艺术节等已成为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大餐。

  2011年盛夏,在黄河岸畔的滨河文化广场,每到夜幕降临,红歌合唱演唱会、行业专场演出等群众唱主角的演出活动层出不穷,近10万余名群众参与其中。

  改革后的市歌舞团,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完成各类演出百余场次,送戏下乡50余场,创作舞蹈、歌曲等各类文艺作品20余个,其中舞蹈作品《随风起舞》获得2010年华北五省专业舞蹈比赛一等奖。

  基层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途径。2011年9月29日,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由8支文艺团体组建的联合党委,开创了基层党建新格局。乌达区新达街道办事处则将帮扶对象按照个人爱好吸纳入社区文艺组织,开展多形式帮扶,改变了弱势群体的精神面貌。

  回望2011年,乌海市承接了全市文化事业的大好发展来势,让更多的群众同享了文化之乐、感受到文化之惠;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更足、激情更高,特别是乌海市六届三次全委会议提出“将充分发挥文化在城市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无疑再一次吹响了全市文化建设的号角,为全市人民群众平添了几许期待与企盼……(记者 郭臣)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内蒙古军区开展野...
战严寒保工期
关爱环卫工人
文化进社区
“两节”鲜花送祝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牧民迎新年
春运客运员“炼”成记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