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城面塑传承人谢彩军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相传在尧舜时代,北方地处黄河流域的地区常因黄河决口,天灾人祸不断,当时的人们为了避灾祸,求平安,常捕杀猎物,敬天地求神灵。后来为了节约,便用面粉调和后捏成猪、羊代替活物,这就是早期的面塑。青城面塑技艺以清咸丰二年为标志,历经150余年逐渐步入成熟阶段。青城面塑虽然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但由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呼市新城西街地区的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祭神祀祖、寿辰满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制作的作品从童男童女、面娃娃、面鱼逐渐发展到戏曲人物、神话故事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内容越来越丰富,技艺越来越精湛,艺术性也越来越高。
这几日的新春庙会上,被列入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青城面塑技艺也登上了展演的舞台,这可忙坏了青城面塑传承人、“80后”小伙子谢彩军,只见他的面塑展台总是围满观众,总有人让他做这做那,大多数时候他都能瞬间做出大家想象的面塑作品。近日,记者随谢彩军走进了他位于新城区的一间小小传习室,一进门便见一个架子上摆满了他的面塑作品:动物、明星,还有谢彩军自己穿着军装、端着一杆枪的自画像,透着强烈的喜感。他的代表作品“大刀关羽”、“玫瑰花开”、“本山卖拐”等都曾得到同行的不少好评。
让谢彩军和面塑联系起来的是他在饭店打工的经历,那时他被各种菜品上制作的面雕和点缀迷住,渐渐喜欢上了面塑。之后他辞去工作,四处拜师学艺。曾经师从山东菏泽面塑艺术家穆绪建、大连刘吉成、洛阳李金成、北京张宝琳和雕塑家魏君丽,最终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创造了以他为代表的青城面塑。青城面塑颜色艳丽、线条圆润、简奢相宜、新鲜时尚、取材广泛,已经自成一派。
现在的“80后”玩的都是动漫、网游,谢彩军怎么会喜欢上这种“土里土气”的艺术呢?谢彩军说,他我打小生长在农村,可能自来就对这种具有传统气息的艺术感兴趣。在传习室里,只见他很享受地揉捏着各色面团,旁边那位8岁的小徒弟浩浩也在认真地捏一只瓢虫。“我觉得像面塑这种古老艺术要发展传承下去,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谢彩军一边手里忙着,一边和记者聊起来,“申遗成功后,我们这些原来散落在各地的艺人集结起来了,我和另一位面塑爱好者合伙开了这个传习室,一起收徒弟。每年的元宵节庙会,政府也为我们搭建展示技艺的平台,很多人都是在庙会上才第一次接触面塑技艺的,现在这些古老艺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喜爱。将来我希望能获得更多支持,收更多的学生,尽己所能把这门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