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永的青城蛋雕技艺
一个普通的红皮鸡蛋壳,经过一把刻刀的精雕细琢,就变成了动感十足的八仙过海图、活灵活现的京剧脸谱、惟妙惟肖的毛主席像章……这个让蛋壳变艺术品的人便是呼市人王建永。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整理自己那些申报市级非遗项目的材料。王建永说,2011年新城区文化馆把他的青城蛋雕技艺报到了呼市群艺馆,今年很有希望申报成功。
王建永介绍,明清时期就有人将蛋壳予以彩绘装饰,取其“新生”,“重生”之意义。青城蛋雕琢画也有百年历史了,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可供观赏的艺术品。蛋雕是一门集美术,书法,雕刻等多项技法于一体的艺术,由于受蛋壳本身形体和材质脆薄的限制,蛋雕的设计与创作与别的雕刻绝然不同,要求作者要有扎实的美术和雕刻功底,最重要的是自始至终要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特别是在作品创作的关键时刻,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做蛋雕就如同走钢丝一样,每一步都如覆薄冰、心惊胆战,所以,好的蛋雕作品只有零蛋和一百分两个极端。”王建永这样形容自己的蛋雕技艺。即便如此,王建永对蛋雕技艺还是非常痴迷。
在王建永家附近走上一遭,卖鸡蛋的摊贩们提到他没有不头疼的,王建永每次去谁家买鸡蛋都得挑上很长时间,一个个拿起来转着看好几圈,还放到太阳底下或灯光下照一照,摊主们总是调侃他:“建永,挑鸡蛋又不是挑媳妇,差不多得了。”可他每次总得挑到自己满意的才能走,有时甚至挑个把小时却买上个两三颗鸡蛋,商贩们对他都很无奈。
其实王建永接触蛋雕的时间并不长,5年前的一天,他突然发现颜色较深的鸡蛋皮经过雕刻打磨后层次感特别突出,打小就喜欢画画的他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蛋雕,将画笔变成了刻刀。蛋雕技艺的制作工艺是选蛋———钻孔———抽蛋液———清洗———绘制造型———雕刻———再次清洗———装饰,哪一个步骤都不能掉以轻心,哪一步都没那么简单。为了在薄薄的鸡蛋壳上雕刻出图画,王建永费了不少心思,最开始雕刻一个简单的作品需要三四天才能完成,加上不能准确掌握力道,经常有蛋壳没刻几下就碎了,最开始时王建永都数不清自己刻碎了多少蛋壳,“反正是天天吃炒鸡蛋,”他笑着说。据王建永介绍,蛋雕工艺品有多种,一种是用刻刀在表面颜色较深的鸡蛋壳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图案成形后其效果类似于美术中的素描或线条勾勒;另一种是选用质地较厚的鹅蛋、鸵鸟蛋等禽蛋作为材料,以浅浮雕或镂空的手法进行雕刻。如今,王建永的蛋雕作品越来越复杂,从《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人物肖像,到外国油画中的人体像,再到全套京剧脸谱图,王建永的蛋雕开始受到不少人的关注,他把自己的作品拍成照片传到网上,甚至有网友质疑:“鸡蛋上的图画会不会是贴纸?”“看到他们的质疑我反而挺开心的,这不正说明我的蛋雕刻得很形象了吗?”王建永说。
目前王建永很忧心蛋雕技艺失传的危险性,他说:“蛋雕是以各种禽类蛋壳为创作载体的,它的特殊性在于其又薄又脆加之又没韧性,所以创作起来非常困难,完成一件完美的精品更是不容易。受这些因素影响,从事蛋雕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一些蛋雕手工艺人很多都转行做了木雕、石雕等经济效益较好的相关行业。在重视文化保护的今天,蛋雕技艺的现状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