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至2月1日,呼伦贝尔遭遇了连续10天最低气温在-40℃以下的罕见极端冰雾天气,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冷的一个春节。“极寒天”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给那些大包小裹、扶老携幼回家过年的人们制造了很大困难。
为了让出行的旅客温暖候车、平安乘降,海拉尔车站的铁路员工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对抗着极寒天气,让旅客感受着和谐春运的暖流。
1月30日18时30分,甲班服务组客运值班员弓淑琴在点名会上下达“1号令”:“就是天气再恶劣,条件再艰苦,我们的作业标准不能降低,我们的形象不能打折。”
18时40分,弓淑琴带领本班职工列队出场接车。每接发一组列车,她们至少要在冰天雪地里站立40分钟以上,为了抵御-40℃左右的极寒,每个人都穿了两条棉裤,毛衣、羽绒服、外套制服大衣,棉帽、脖套、口罩……尽可能把保暖装备“武装到牙齿”,但5分钟还不到就冻透了。这次他们要连续接发2082次、6235次和K7092次列车,由于车次衔接紧密,根本没有回屋休息取暖的时间。这次出场,他们用了1小时40分钟!
同时,另外一组“特别行动队”活跃在旅客的视线之外,他们就是铁路客运的“上水人”。他们的作业场地在列车背侧,毫无遮挡,冬日要对抗极寒,夏日要抵挡酷暑,而且还要随时警惕来往列车带来的危险。他们的“头”是今年53岁的曹晓清,他带领的这支队伍都是45岁以上的“老兵”。
20时整,K7092次列车准时进站。57岁的张宝山抱起上水管,麻利地接在车厢的注水口,他需要在有限的15分钟内将水注满。当他打开水阀后,水管突然崩开,他猝不及防,被从头到脚淋了个正着。他赶紧关掉水阀查看原因,原来是注水口被冻住了。他顾不上被冻成了厚厚的“铠甲”的衣服,迅速处理故障,接管注水。20时15分,满载出行旅客的列车缓缓开动了,老张却成了一个冰人。据列车上的远红外温度测试仪显示,当天最低气温达到-45℃! (记者韩永刚通讯员金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