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年底,呼和浩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立项160余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王昭君传说、爬山调、驼歌、脑阁、查玛、双墙秧歌、高跷秧歌、二人台、八角鼓、和林格尔剪纸、满族婚俗、骡驮轿、托克托民间故事、满族太平鼓舞、晋剧(中路梆子)、托克托民间曲艺、炕围画、武家泥塑、蒙古族香牛皮靴手工制作技艺、民间木嵌技艺、王一贴膏药等。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8项:王昭君传说、爬山调、脑阁、查玛、双墙秧歌、二人台、八角鼓、和林格尔剪纸、满族婚俗、托克托民间故事、满族太平鼓舞、大盛魁行商文化、晋剧(中路梆子)、炕围画、武家泥塑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项:二人台、爬山调、脑阁、和林格尔剪纸(扩展项目)、晋剧(中路梆子)。
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呼市文化局针对非遗保护开展“111”工程,即市级主抓一个项目,旗县主抓一个重点项目,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主抓一个项目的方法,历时4年完成了呼市境内9个旗县区、45个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全方位摸底、普查工作,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呼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记者张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