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记者亲历电话欺诈骗局 被揭穿骗子嚣张回应
内蒙古新闻网  12-02-14 10:52 打印本页 来源: 南方日报  
 

 

  骗术不新,市民要掌握常识以防再次受骗

  在整个诈骗过程中,记者与骗子周旋的时间近四十分钟,前后共有四个人分别冒以“广州市中级法院执行庭工作人员”、“南京110报警台警员”、“南京市江宁区经济犯罪侦查科警员”、“江苏省公安厅警员”等身份,向记者轮番施展骗术。

  记者观察到,这群骗子在对话过程中,能够熟练的使用相关警务术语,语气也一派公事公办的口吻,同时近四十分钟的时间里,反复提醒记者要集中注意力,细心听电话内容,不能分心。同时对记者周围的异动声响颇为警惕,稍觉不对便马上会厉声质问:“你现在哪里,周围是谁。”连记者敲击键盘的微小声响或是稍有分神,都会引来对方高度警惕的质问。

  其实,此种骗局其实在市面上早已有之,已经不是新鲜骗局了,相关广州中院相关负责人也曾详细地介绍了识破骗局的五种方法,在此记者再次向市民反复赘述之。

  第一、来电是自动语音电话,一定是骗子。如果是法院通知领取传票,一定是通过人工电话通知。

  第二、广州中院的电话开头四位都是“8321”,其他号码都不是中院的电话。

  第三、电话不能回拨,一定是骗子。有的犯罪分子使用改号软件,将来电号码显示为83210000、83116688等国家机关的总机号码,欺骗性较高。

  第四、法院通知领取传票一定会告诉你案件的案号是多少、什么时间取、在哪儿取,领取传票地点一定是在法院。如果不能提供以上信息的,就是骗子。

  第五、要求提供银行账号、转账或者缴纳费用的,尤其是要求转入的账户名是个人而不是单位名称的,一定是骗子。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首届中国北方地区...
内蒙古青少年乒乓...
呼和浩特市将投用...
呼伦贝尔现零下45...
张灯结彩迎龙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寒意未退桃花开放
节后返程高峰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