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术不新,市民要掌握常识以防再次受骗
在整个诈骗过程中,记者与骗子周旋的时间近四十分钟,前后共有四个人分别冒以“广州市中级法院执行庭工作人员”、“南京110报警台警员”、“南京市江宁区经济犯罪侦查科警员”、“江苏省公安厅警员”等身份,向记者轮番施展骗术。
记者观察到,这群骗子在对话过程中,能够熟练的使用相关警务术语,语气也一派公事公办的口吻,同时近四十分钟的时间里,反复提醒记者要集中注意力,细心听电话内容,不能分心。同时对记者周围的异动声响颇为警惕,稍觉不对便马上会厉声质问:“你现在哪里,周围是谁。”连记者敲击键盘的微小声响或是稍有分神,都会引来对方高度警惕的质问。
其实,此种骗局其实在市面上早已有之,已经不是新鲜骗局了,相关广州中院相关负责人也曾详细地介绍了识破骗局的五种方法,在此记者再次向市民反复赘述之。
第一、来电是自动语音电话,一定是骗子。如果是法院通知领取传票,一定是通过人工电话通知。
第二、广州中院的电话开头四位都是“8321”,其他号码都不是中院的电话。
第三、电话不能回拨,一定是骗子。有的犯罪分子使用改号软件,将来电号码显示为83210000、83116688等国家机关的总机号码,欺骗性较高。
第四、法院通知领取传票一定会告诉你案件的案号是多少、什么时间取、在哪儿取,领取传票地点一定是在法院。如果不能提供以上信息的,就是骗子。
第五、要求提供银行账号、转账或者缴纳费用的,尤其是要求转入的账户名是个人而不是单位名称的,一定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