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女教师当上了戒毒帮教人
内蒙古新闻网  12-02-16 22:3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周末报  
 

  2009年5月,乌海市乌达区为加强禁毒戒毒工作,从各单位抽调工作人员从事禁毒专干工作,都基珍从学校教师的岗位来到了新达街道办事处从事社区禁毒专干工作。

  刚接触这份工作的时候,她心里有一种对吸毒人员的恐惧感。吸毒人员是人们近而远之的对象,自己一个女人怎么能干这份工作?可是自己既然从事了这个工作,就得干出个样儿来。都基珍经过了认真思考和反复琢磨后,决定在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这个着力点上,开始对吸毒人员以真心换真情的教育引导和帮教工作。她说:“哪怕是顽石,我也要让它开花结果。”

  以诚相待五次上门换来了真心承诺

  都基珍正式开始禁毒专干的工作以后,信心满满的上门访问了她的第一个工作对象小赵。在这之前的一个星期,她仔细了解研究了小赵的基本情况。资料显示:小赵是在工作中被人引诱而误入歧途的,此时在家中戒毒,其妻子帮助监督。因为这个时候是最好的介入时机,所以她在认真准备后来到小赵家。可是,小赵的爱人把她挡在了门外。

  面对冷言冷语的拒绝,她没有退却,而是在社区干部的陪同下,多次上门做小赵爱人的工作。直到第五次敲开小赵的家门时,小赵爱人终于被打动了。小赵的爱人在与都基珍交谈中,拉着她的手声泪俱下地说:“都老师,求求你们,救救我的老公吧,他还年轻啊!”在小赵妻子感激的泪水中,她忘却了五次上门的艰辛,涌起的则是强烈的责任感。

  由于有了小赵妻子的配合,都基珍与小赵的面谈就顺利多了。性格倔强的小赵,看到都基珍像亲人一样来关心他,也解除了心中的戒备,向她道出了自己吸毒的经过。

  当年小赵由于交友不慎,在朋友的欺瞒下尝试了毒品,上瘾后就难以自拔了。父母与爱人送他去戒毒,可他戒毒回来后,自控力不强复吸了。父母、爱人、兄弟姊妹为了让他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天天看着他,跟着他,可这又让好面子的小赵反感,而且变得越来越自卑,躲在家里再也不想见人了。

  看着小赵满脸的无奈和痛苦表情,都基珍暗下决心:小赵太年轻了,我一定要帮助他,让他摆脱毒品的纠缠,让他重新建立自信,尽快融入社会。

  从此,都基珍的心中始终牵挂着这个小伙子,以自己的“诚心”换取小赵的“真心”,为了小赵的重新回归社会她找辖区民警沟通;找心理医生咨询,解决小赵的心理问题。看到都基珍为自己的事来回奔波,小赵动情地说:“都老师谢谢你,我知道你是真的为我好,为了爸妈和爱人,为了我自己的将来,也为了不辜负你的心意,我再也不会去碰毒品了,请相信我!”小赵的话让都基珍感到莫大的欣慰,她知道,自己终于敲开了小赵那扇紧锁的心门。

  真情挽救,融化戒毒人心理坚冰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小钟,当初出于好奇染上了毒品,心里十分后悔,强制戒毒后,心里阴影很重,不愿出门。都基珍入户与其夫妻交谈后,了解道他戒毒后的心理变化和彻底悔改的决心,决定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他,不能让小钟因为一时的失误而毁掉自己的一生啊!

  都基珍在与小钟签订社区康复协议时,将协议里的规章制度详细的解释给他听,小钟也积极配合社区的康复安排,主动按时做尿检,社区任何康复要求,他都听从安排。他有什么心事,或者有难处都会给都基珍打电话,商量解决的办法。由于他身体原因,家中只靠妻子打零工来解决三口人的生活,家庭生活困难。都基珍为他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缓解他的生活压力。还为小钟的工作东奔西走,以其彻底解决他家的生活问题。

  都基珍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禁毒工作,她发现吸毒人员的心理是十分脆弱和孤独的,他们的自卑感非常强,所以做他们的工作要满腔热情,不能歧视、不怕麻烦、坚持不懈,才能有效果。特别是那些进过监狱、劳教所、戒毒所强制戒毒回来的涉毒者,仍然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生理上需要恢复,心理上十分空虚,情绪十分低落,这是做他们工作的关键时期,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她说:“正是凭着长久以来对戒毒人员较深的了解,才能走进这些尘存已久的心灵之中。”

  新达办事处综治办主任高晓杰告诉记者,吸毒人员性格往往比较沉闷,有些还带有自暴自弃的想法,这些念头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也会被经济问题困扰,有些人身患疾病无钱医治,有些人面对养家糊口的责任无力承担,他们想找份工作又很困难。在种种的不如意下,很容易走上复吸的道路,这就需要我们各部门、单位从心理矫正、情绪疏导、信心重建、改变认知、疾病治疗、困难救助、子女就学、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干预,才能让他们建立起生活信心,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特约记者张杰)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首届中国北方地区...
内蒙古青少年乒乓...
呼和浩特市将投用...
呼伦贝尔现零下45...
张灯结彩迎龙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堂草原摄影展走进联合国
草原童声 唱响纽约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