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通辽完成交通违法记录系统升级
内蒙古新闻网  12-02-17 13:0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与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违法记录实现联网

  现象:外地牌照车常“撒野”

  解答:联网后如何接受违法处罚

  原因:路况不熟和侥幸心理

  声音:各地处罚额度还需统一

  2月15日上午,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消息:目前,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违法记录已实现联网。据悉,联网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安徽、福建、湖南、重庆、云南、甘肃、贵州、四川、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违法当事人可选择在机动车登记地或交通违法发生地进行处理,已处理的交通违法记录将通过综合应用平台转递至交通违法发生地或机动车登记地。

  记者昨日从通辽市交管支队宣传秩序大队了解到,此次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违法记录实现联网,内蒙古自治区包含在内。目前通辽市已经完成交通违法记录系统升级联网工作。通辽市民驾车在外地出现交通违法,无论是被警察现场处罚还是被电子眼拍摄,都要和在本地违法一样留存交通违法记录并要及时接受处理,否则在车辆年检、驾驶员审验时无法通过。联网后,车辆违章信息在24小时以内均可在网上查询。

  记者通过昨日随机采访和长时间观察了解到,在通辽市主城区街头闯红灯,在导向车道内变道加塞、随意停放的机动车中,绝大部分悬挂着外省牌照。私家车主小孟对记者说,自己在市区内驾车上下班途中就经常遇到上述外地牌照车的交通违法现象,而且越是节假日悬挂外地牌照的机动车越多,这种现象也越多。

  为何会出现外地车违法率远超本地车的现象呢?交管部门分析:一方面是外地车主对道路环境不熟悉,容易发生行车失误造成交通违法;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此之前各地的公安交管系统的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违法信息记录相互独立,不会影响回本地进行车辆年检。不少车主都钻了交通违法信息没有联网的空子,抱着侥幸心理去违章。甚至有些原本在本地开车很规矩的车主,到了外地就开始“撒野”了。这既影响了道路行车的风气,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此次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违法记录实现联网后,市民驾车在异地被现场处罚或电子监控抓拍该如何接受处罚呢?通辽市交管支队宣传秩序大队负责人表示:例如,通辽籍车辆在北京发生交通违章行为,车主可以选择回到通辽或在北京进行处理。

  外地车辆例如北京籍车辆在通辽市区发生违章行为,通辽交管基层大队可现场处罚。如违法行为被电子监控抓拍,车主可到通辽市交管支队处罚窗口接受处罚;同时车主也可以选择返京,即回到机动车登记地进行处理。外地车辆在国道、省级公路、高速公路发生违章行为,可持交警部门出具的现场处罚决定书到工商银行交付罚款。同时可以选择返京,即回到机动车登记地进行处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市民认为交通违法信息联网是好事。在通辽某医院工作的李先生还表示,这让外地牌照的机动车在通辽市区“横冲直撞”的现象能大大减少,并希望下一步最好是能实现全国联网,做到交通违法无“漏网之鱼”。

  某大型公司驻通辽分公司副经理袁先生曾在该公司多个省市分公司工作过。他认为,交通违法记录联网,是技术资源的整合,而就整个交通执法体系而言,还需要更深入地解决具体的执法规则问题,要统一各地的执法标准。比如同一个交通违法行为,从目前的地方立法实践及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看,也许在不同的省份处理结果是有差别的,需要确立一种相对合理公正的异地违章执法规则。(记者 王海斌)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首届中国北方地区...
内蒙古青少年乒乓...
呼和浩特市将投用...
呼伦贝尔现零下45...
张灯结彩迎龙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堂草原摄影展走进联合国
草原童声 唱响纽约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