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科右前旗:医疗卫生事业惠及百姓民生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农村百姓犯愁的大问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长期困扰着农村的发展。然而随着科右前旗对农村医疗卫生的重视和农村合作医疗的逐步实施,这一难题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合作医疗的实施让患者安心。科右前旗合作医疗实施以来,参合农民看病住院补助金额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新农合补偿模式为大病统筹+门诊统筹+特殊慢性病管理,住院补偿比例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以上,最高封顶线由5万元提高到6万元。在一级医院已经开展的按床日、按病种、按人头支付的综合付费方式,改变了医疗机构服务成本的补偿机制,建立了医疗机构费用的自我约束机制,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不断简化报销程序,方便参合农牧民,适时调整提高报销标准,惠及参合农牧民。

  2011年新农合参合人数为220410人,参合率达90.4%。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

  干净整洁的医疗环境让患者舒心。“以前走进这卫生院,里面漆里抹黑的,条件极差,没病也让人便成有病了。现在好了,卫生条件改善了,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让我们百姓治病更舒心了。而且现在我们的村里也建起了漂亮的卫生室”。在巴拉格歹乡卫生院内陪着老伴来检查身体的该乡良种场村民逄大爷高兴地说到。

  近年来,科右前旗始终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自2007年起,相继启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改造、建设工程及医疗设备配备工程。如今走进全旗21个乡镇卫生院及208个嘎查村卫生室,一座座条件优越、设备齐全的标准化卫生院、卫生室,真正成为了全旗人民的健康工程。

  卫生服务的大力提升让患者放心。“医疗环境的改善只能让患者舒心,要想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得放心,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我旗卫生系统不断通过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旗人口多、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局面。”2010年至2011年基层卫生院招录11名医学专业大学生大学生充实到基层卫生院。为培养和建设一支与农村卫生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科右前旗每年对全旗21个乡镇卫生院骨干和208个嘎查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进行了技术培训,并要求旗级医院从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定点不定时的长期帮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千家万户。科右前旗的21家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进村(街巷)入户免费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发放健康教育指南;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巡回开展义诊等方法,积极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受到居民欢迎。截至2011年末,科右前旗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达26.61万人;6552名高血压和1056名糖尿病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对339多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了管理,并按规定进行了随访治疗;免费为814多名适龄农村妇女进行了乳腺癌筛查;14398名6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了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评估、指导。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医疗卫生环境的改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较大地解决了科右前旗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祁晓军)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首届中国北方地区...
内蒙古青少年乒乓...
呼和浩特市将投用...
呼伦贝尔现零下45...
张灯结彩迎龙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堂草原摄影展走进联合国
草原童声 唱响纽约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