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近年来,内蒙古着力调整科技计划,大力实施科技项目,重点打造平台载体,努力完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实现了农牧业科技发展的新跨越,有力支撑了内蒙古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部门高度重视国家、自治区科技项目的整合力度,不断加大科技项目对农牧业的倾斜和集成,形成了支持农牧业科技发展的计划体系。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农牧业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推动农牧业科技进步。近几年内蒙古争取国家农牧业科技支撑项目经费达8250万元,围绕粮食、奶业、肉业、草业等主导产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自2005年实施以来,全区有40个旗县承担了该项计划,培育、壮大了一批地方特色农牧业产业,有效带动了农牧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同时,内蒙古还启动实施了平台载体升级工程,加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升级力度。依靠农牧业领域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载体,形成优势明显、布局合理、能够有力支持农牧业技术创新的公共科技平台。和林格尔县畜牧业高新技术科技园、赤峰农业科技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此外,还建成26个自治区级农牧业科技园区,21个自治区级科技特色产业化基地。
内蒙古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也迈上新台阶。内蒙古各地加大了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以星火计划为主导,以打造技术成果推广平台为重点,以参加各类会展为补充,推广和转化了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提升了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内蒙古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重点从模式创新和产业服务体系完善上下功夫,实现了人才、物资、设备有机结合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目前,内蒙古已形成12种服务组织类型和7种服务模式,形成玉米、绒山羊、肉牛养殖等10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内蒙古通过实施自治区星火计划,培育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品牌,各盟市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了农牧业信息化进程。同时,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截止到目前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已实现了盟市、旗县全覆盖,科技特派员的数量达6170名,共实施2152个项目,有力推动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记者 勿日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