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 音乐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李宇春初尝“七年之痒”用过去经历审视自我
内蒙古新闻网  12-02-27 11:0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浪娱乐  
 

 李宇春初尝“七年之痒”

李宇春

  自李宇春出道以来,她的“WhyMe演唱会”已成功举办了6年,走过6个城市。今年3月24日,“WhyMe”将移师深圳。唱到第七年,李宇春第一次尝到“七年之痒”的滋味。近日她通过邮件独家对话新浪娱乐,表示所谓“痒”,就是用过去七年的经历来审视和总结自己,然后开启新的7年。对此,李宇春笑言“听起来还蛮励志的”。

  新浪娱乐:六年六场演唱会,哪一场印象最深?有什么幕后花絮分享给大家?

  李宇春:WhyMe的过去6年,幕后的制作花絮有太多,和团队的合作,从争吵到信任到默契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了的,但是所有的辛苦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这是我的财富。

  新浪娱乐:当初做第一场why me演唱会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品牌?还是从那会就已经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了?

  李宇春:最开始没有想过WhyMe会成为一个品牌。因为大家的支持和喜爱,我也把它看作了一个约定和承诺,所以就这样一年年坚持下来了。

  新浪娱乐:每年一场,每年一个城市,今后会一直坚持这个思路么?会不会有其他方面的延伸?

  李宇春:会坚持到我认为可以结束的那一天。我们其实会面临很大的难度,比如场馆啊,设备的运输啊,也遇到过演唱会内容的瓶颈等,但比起最初的梦想和信念,这些通通都可以克服。

  新浪娱乐:why me代表了什么?

  李宇春:对我个人而言,WhyMe是一种精神,自问与反省,突破与坚持的精神;对我与歌迷之间,它是一种情感和承诺。

  新浪娱乐:去年的演唱会有公益、电影等环节,那么今年的演唱会,会有什么特别之处?会有哪些环节?

  李宇春:在演唱会内容本身,我们每一年都在寻求创新和突破,至于今年的环节同样也只会在演唱会当天揭晓。但是我更愿意强调的是不变,每一年WhyMe不变的意义:今年我进步了这些。

  新浪娱乐:你本人是否经常看演唱会?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国外大牌的是否都会去学习、取经?

  李宇春:会看,国内看过一些,也去国外的音乐节感受过,不过工作太忙,所以还是以看dvd居多。

  新浪娱乐:最想看的是谁的演唱会?

  李宇春:好的都想看,挺多的。还想看李宇春的,可惜每次都只能看DVD,哈哈。

  新浪娱乐:回想这六场,最让自己有“成长”的感觉的方面是哪些?

  李宇春:最有“成长”的感觉往往都是在遭遇困难或者是不懂得的时候。

  新浪娱乐:为什么到第七场会有“七年之痒”的感觉?这次开唱前的心情跟之前的场次有什么不一样?

  李宇春:所谓的“七年之痒”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些经历,用它去审视和总结自己的过往,开启新的“七年”,听起来其实还蛮励志的,哈哈。

  新浪娱乐:通常大家会认为你站在舞台上很有气场,你觉得这个气场是从哪里来的呢?绝对的自信吗?

  李宇春:我觉得是音乐本身的魅力,当心无旁骛的去投入一首歌或者一支舞的时候,那时候是最自我的,也是最自由的。

  新浪娱乐:之前你说过,出道之后五六年自己只有工作,没有自己的生活。现在还是这样吗?有没有想过改变人生重心?

  李宇春:现在渐渐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是目前的重心还是在工作上。

  新浪娱乐:你是一个有危机感的人吗?觉得自己目前最强烈的危机感在哪些方面?其实说到七年之痒,很多人的理解会是“瓶颈”,你觉得自己会出现瓶颈期吗?

  李宇春:我个人觉得我没有那么强烈的危机感,这不是自信,而是希望更随意,人生有不同的阶段,梦想也不曾停止,所谓的眼前“瓶颈”在人生的路上可能只是很小一步。

  新浪娱乐:可能比起别的歌迷,你的歌迷的数量更多,也更热情。这样会让你有额外的压力吗?

  李宇春:压力和动力都是自己要给自己的,不能被别人左右。

  新浪娱乐:一路走来变换了很多种身份,你对演员等一系列新身份的认识是什么呢?是对于歌手身份的一种调剂,还是今后可能会变成主业的试水?

  李宇春:没有变换很多身份,始终都是一个歌手的心态。电影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意外,这个意外好似无意间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从沉浸相对自我的音乐世界里猛然抬头看见了另一片生机盎然。扮演不同的角色有让我在音乐创作时多了很多灵感,我的主业依然是音乐。

  新浪娱乐: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后,对于目前工作的自主程度满意吗?你心目中完美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李宇春:目前自己的工作室在搭建上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所以,坦白说,不满意。心中完美的工作状态就是拥有一个有共同信仰和目标并且积极有爱的团队,独立自主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周文韬/文)

[责任编辑 杨永环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