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乔嘉生病了,妈妈告诉她,只要配合医生治疗,认真吃药,好好吃饭,不哭不闹,病会很快好起来,开学的时候就可以回到学校上学了。乔嘉就听话地吃药、输液、打针,可是病情越来越严重了,鼻子经常流血不止,大夫用镊子往鼻子里塞棉条,一条止不住血再塞一条,再塞一条,乔嘉疼得忍不住叫起来,手紧紧抓着床单,周围人都不忍心看。乔嘉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么小的鼻腔里可以塞那么多东西,她爱照镜子,看自己被塞得变形的鼻子。
过了没多久,她体内几十万个白细胞急剧下降减至几十个,乔嘉被送进了重症室,整日的检查,整晚的输液,从在病房内自由活动到只能躺在床上,心里的寂寞孤单和对病魔的恐惧远比身体上的疼痛更让她难以忍受。乔嘉问妈妈,还要多久才能好?妈妈说,等扎到100针的时候,就会好了。本来是哄孩子的一句话,乔嘉却记在心里,扎针的时候,乔嘉从不哭闹,她看着针头扎进自己细小的胳膊,默默记着这是第几针,还有多少针就会好了。有天,乔嘉忧心忡忡地告诉妈妈:“寒假作业还没写完呢,开学完不成怎么办?”妈妈安慰她:“已经跟老师请假了,开学前能写多少算多少,写不完老师也不会批评。”
学校快开学了,乔嘉也迎来了她的101针。那天,她哭得很厉害,护士很奇怪,大家一直很喜欢这个聪明懂事的小姑娘,之前扎了那么多针,她一声都不吭,还跟护士姐姐开玩笑。那一针虽然胳膊太瘦,血管比较难找,但还算顺利地扎进去了,不知她为什么放声大哭。妈妈在病床边红了眼睛。每天吃很难吃的药、隔一阵就要接受化疗、经常性呕吐、流血不止、嘴里的皮都起来了、几乎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什么都不能玩、每天只能躺着……这一切她都能忍受,可是一想到不能回学校上学,她觉得之前的努力都失去了意义。
开学时,乔嘉还在医院里接受治疗。这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已经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了。每次扎针的时候,护士都找不到血管,扎很多次才能扎准,她却像没有知觉似的,也不喊疼,她说她都麻木了。因为激素的原因,她的脸渐渐肿起来,在医院单调的生活让她渐渐失去笑容和生机,整天一句话也不说,不是呆呆看电视,就是盯着天花板,不知在想什么。因为化疗的原因,她的头发开始脱落,最初她乐观地说:“没关系,反正我的头发多!”随着多次化疗,每次看到掉落的头发,她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同学们得知她生病的消息,纷纷给她打电话,她的双手都在输液,只能让妈妈把电话拿到她的耳边,同学们告诉她:“真羡慕你,不用写作业,不用上课,不用挨骂……”乔嘉和大家嘻嘻哈哈聊着。那么小的人,以前不知道愁为何物,现在逐渐有了心事,她开始写日记,并给日记上了锁,妈妈还是忍不住偷看了她的日记:其实,我还是想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玩耍、写作业,宁愿有写不完的作业,也不想这么一直躺着……大半夜,妈妈泪流满面。
进入无菌仓后,乔嘉的世界只剩下妈妈和手机、收音机、几本书、MP3,原本坚持写的日记,因为大夫不允许而停止了。她特别渴望和外界交流,得知小姨会去看她,非常高兴,电话里叮嘱小姨:“快点来,你把银行卡号给我,我让我妈给你报火车票,来了多帮我下载点游戏、视频、电影、电子书,我看《喜洋洋和灰太狼》,都能当导演了,不过要是有《喜洋洋和灰太狼开心闯龙年》的话也可以给我带来,还有《爱情公寓3》播了的话帮我下载……”
乔嘉是包头市固阳县新世纪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12岁的她善良懂事,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在班内担任英语课代表。去年寒假,她查出患有“嗜血细胞综合症”,一种非常罕见的重型血液病。在包钢医院治疗了10多天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然后转院到北京军区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目前正在化疗中。
后来,医院说这种重型血液病需要更换骨髓,进行干细胞移植。令人欣慰的是,由于病情发现得及时,加上现在已经找到配型合适的骨髓,乔嘉的治愈希望还是很大的。但是,干细胞移植手术费用需要50万左右,全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筹莫展。乔嘉的爸妈都没有固定工作,之前的检查治疗已经花光家中所有积蓄,并欠了很多外债。乔嘉眼看以前体重120多斤的妈妈现在只有90斤了,爸爸也变瘦了很多。
有新闻报道,一个5岁的小男生和乔嘉得了同样的病,50万还没筹齐的时候,孩子已经走了,给亲人留下无尽的遗憾和伤痛。笔者在这里正式向社会发出呼吁:救救小乔嘉吧,别让悲剧重演。
如您打算向这个不幸女孩伸出援手,请联络:QQ:4885154电话:13644832309(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