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后进生成了留学生 调皮鬼成了好军官
 

  在内蒙古军区第三干休所,有70多位退休后不甘寂寞、热衷关心下一代志愿工作的老干部们。20多年来,这些扛过枪、渡过江、为新中国南征北战的老人们不顾年老体弱,走山村、进学校、到牧区、讲传统、做报告、捐资助学、帮扶贫困,足迹遍布村村落落、街道社区,为近百所大中小学做报告3000余场,捐资20多万元,写回忆文章、讲演稿千万言,受益者百万人。

  时间追溯到1985年。刚组建的内蒙古军区第三干休所一下子入住了152名不同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平均年龄五六十岁。戎马一生,突然闲下来,老干部们一时还不太适应。他们坐在一起合计着:再做点啥?在党委的支持下,内蒙古军区第三干休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后更名为关心下一代领导小组),最初有高万宝扎布、图门昌、图门巴雅尔等7名老干部参加。

  部队参谋长家访“八大金刚”

  第三干休所和呼和浩特市光华小学、第15中学结成了“军民共建单位”。那时,光华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不仅教学设施差,教学质量也落后。老干部宫招福作为校外辅导员主动承包了这所学校。他第一天到校,就拿着小本,不管教师还是学生,谁迟到就给谁画圈圈,每周讲评一次。师生们上课了,他就拿起扫帚当起清洁工,操场、教室、厕所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无声的行动渐渐唤醒了一种精神。在光华小学的10年时间里,他和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谈过心,走访过所有后进生的家庭,作报告200多场。

  学校当时有个号称“八大金刚”小团伙,整天调皮捣蛋,教师家长都管不了。官老通过调查发现,“八大金刚”为首的是个叫王向东的男孩。宫老先找“金刚们”谈话,但收效甚微。一天放学后,宫老找到小东,跟着他一起回家。孩子的家长见一个部队参谋长上门了,气得拿出小东的两把刀、两把弹弓说:“我是没办法了,这孩子我打过、饿过、关过,就是不顶事,现在他的屁股上还有我打的印子呢。”听了家长的话,宫老不急不躁,先委婉批评了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他接着说:“这孩子其实还是挺聪明的,一不要打孩子,二不要饿孩子,三不要把孩子关在凉房里。”小东第一次在家长面前听到对他这样公正的评价,这个遭多少次打从不哭出声的孩子,竟然留下了眼泪。宫老告辞时,小东跟出来对他说:“宫爷爷,我错了,我一定改!”这以后,小东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不仅不迟到旷课,改掉了打架斗殴的恶习,还参加了班级学雷锋小组,后来被评为三好学生。之后,宫老还对另外几个“金刚”家访了13次,他们再也没有闹过事。

  1992年的一天,70多岁的宫招福因连续作了50多场报告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倒下了。噩耗传来,呼市许多学校的师生悲痛万分。在追悼会上,托县燕山营小学的学生们送来99颗鸡蛋,每个上面都写着一个孩子的名字。在附着的一封信上,有这样的几句话:“宫奶奶,宫爷爷去世,我们很悲痛。我们没有什么,我每人给您送去一颗鸡蛋,表示对宫爷爷的悼念,对您的慰问!”

  老军人常年扶助老区贫困小学

  今年89岁高龄的副军职离休干部高万宝扎布是第三干休所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次,高老和宫招福同志一同前往全国28个贫困县之一的托县燕山营小学搞调研。看到燕山营小学的窗户没玻璃,房子没顶棚,桌凳缺胳膊少腿,校园坑坑洼洼,没有围墙,孩子们冻肿了手脚,有的孩子甚至辍学,高老心如刀绞。回到三所后,高老带头向燕小捐助了4吨煤、1套炉具、1个月的工资。并和燕小结成帮扶对子。在高老带动下,三干所的“学雷锋、学赖宁”校外中队的小队员们主动节约零花钱、压岁钱,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小伙伴,并与燕小的失学儿童开展了城乡“手拉手”活动。

  一年作报告50多场、听众10万余人

  现任自治区关工委副主任的正师职离休干部图门昌老人,85岁了还为教育青少年工作操劳着。为讲好每一次党课,写好每一次报告,图老总是自己编写教材和提纲,至今已写出40多万字的教案。图老讲课从国际到国内,从近代史到现代史,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凡听过他报告的人都觉得受益匪浅。

  1997年,正值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大胜利召开,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三大盛事,图老心情激动难平,查阅了20万字的有关香港的资料,单“百年沧桑话香港”一课就三易其稿,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一年,图老作报告50余场,听讲人数达10万余人,呼市十多所中学、新城区28所小学以及武川、土左旗、托县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很多单位都争相聘请他做兼职理论辅导员。

  20多年来,在第三干休所老干部们关怀下,昔日的后进生成了留学生,调皮捣蛋的孩子当上了解放军干部。他们的故事,还远未结束。(段美义 金黎光)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宣誓
设施农业开启中国北方新“春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