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不少农户趁着晴好天气开始农事活动。记者走访包头市周边农村,常常能看到农户点燃秸秆和杂草烧荒,这种情况需引起有关各方重视。
每年的3月至5月是烧荒的高峰期,由烧荒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记者从包头市消防指挥中心获悉,2011年同期发生此类火灾76起,直接财产损失12余万元。
村民烧荒防火意识淡薄,是导致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烧荒省事儿,又改善土质。再说以前就这样做,也没有发生什么。”包头市土右旗海子乡磴口村一位张姓村民这样说,这也代表了当下许多农户的认识。据包头市消防宣传科科长乔显玉介绍,秸秆和杂草属于易燃物,春季北方地区天气干燥、风力大,火场无人看管,火借风势很容易发生蔓延,一旦引燃周围建筑物或物品必将造成损失。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多数烧荒现场或干脆无人看管,或烧荒人在火势渐小后离开,没有对火场做处理。
自古以来的烧荒习俗在村民心中根深蒂固,村民普遍认为通过烧荒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春种时也省时省力,可以烧毁大量草籽,便于田间管理。但人们却忽视了烧荒潜在的危害。首先,烧荒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次,烧荒易引发火灾。第三,烧荒易造成空气污染。
如何从根源上解决烧荒引发的火灾?首先要提高村民防火意识。其次要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实现秸秆的多元化利用。第三,相关部门要做好烧荒期间工作,确保消防安全。(记者 赵曦 通讯员 贺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