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2.6亿小时的坚守——内蒙古青年志愿者续走雷锋路
 

  祖国正北方那片状如骏马的版图,是我们可爱的家乡——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从戈壁沙漠到崇山峻岭,从茫茫草原到林海深处,连绵不绝的青春草原上活跃着这样一批青年,他们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真情和爱抒写着友善与温暖,浇灌和培育着和谐之花。在2012年的今天,雷锋并没有远走,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青年志愿者。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十几年来,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喊出了响亮的口号,为社会提供了2.6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短到十几分钟的举手之劳,长到几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务接力,爱的天使把自己的无私奉献延伸到每个角落,青春文明之花在内蒙古大地上遍地盛开。

  服务常态化 一支永远不走的学雷锋服务队

  青年志愿者是共青团的品牌,同时也是一项在全社会有着重大和深远影响的公益事业。长期以来,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成为持续推动我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学雷锋服务队。

  1994年4月,自治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宣告成立并制定了协会《章程》,进一步促进了青年志愿者活动向规范化发展。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对志愿者工作实现有效指导的重要组织机构。目前,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协会已有团体会员73个,注册志愿者52万余名,全区青年志愿者总数已突破200万,数千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基层各地。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前不久,蒙古族女孩儿哈斯如愿以偿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几十年来,全社会共同见证了内蒙古青年志愿者事业从诞生到日益发展的历程。光荣的志愿者们利用业余时间,不畏辛劳、不计报酬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成为一名志愿者,甚至已成为许多80后、90后青年热衷选择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

  目前,我区已形成组织层级化、成员属地化、服务扁平化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所谓组织层级化就是建立了从自治区到盟市级,再到基层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多层级组织体系;所谓成员属地化,就是大力推动青年志愿者属地注册管理,立足当地开展志愿服务;所谓服务扁平化,就是实现了青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无间隔、无缝隙、常态化直接对接。

  全区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围绕社会需求,从支医、支教、扶贫、助残、服务、抢险救灾等基础工作入手,广泛开展“三下乡”、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各地还根据实际,灵活设立不同属地、不同服务内容、不同服务对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或服务队,拓展出了诸如大型活动服务、交通安全宣传、消防、抢险救援、失足青少年帮教、农牧业科技、生态环保、支教扫盲、文明礼仪推广、扶贫助困、爱老助残等多种多样的专业志愿者队伍。

  活动项目化 一条充满时代感的学雷锋光荣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内涵。而近年来,我区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并且不断推出新项目。青年志愿者续走雷锋光荣路服务社会的脚步走得更加扎实,也更具有时代特色。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中,我区已累积接收521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我区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及基层社会管理建设志愿服务,目前仍在岗服务的有906人。其中,有1100余名志愿者服务期结束后,选择留在当地,扎根内蒙古。陈允广、安丽清等都是从西部计划志愿者中涌现出的全国先进典型。

  1980年出生、现任包头市达茂旗石宝镇党委副书记的陈允广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后,报名参加了全国第一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达茂旗开展服务。受到一位因贫困打算辍学打工孩子的触动,他在一年志愿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用一腔热情和真切爱心,四处奔走呼吁,帮助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8年来,陈允广冒着强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翻山越岭、奔波募捐、家访学生,累计行程2万多公里,走访了40多个嘎查村的400多名贫困学生,募集捐款45万元,帮助全旗300多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在大漠上谱写了一曲助人奉献之歌。陈允广也因此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安丽清的志愿者岗位是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农业示范园区当讲解员,农牧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让细心的安丽清萌生了办流动科技培训班的想法。她在父母的支持下,自己出钱购买了电脑和投影机,披星戴月到田间地头为农牧民传授科技知识。为解决奶牛品种改良问题,安丽清又多渠道寻求企业和政府的赞助,先后争取到20万元资金帮助当地农牧民培育出900多头性控母犊。志愿者安丽清的目标是让大家都能实现科技致富。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区实施了绿色希望工程项目,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生态建设、造林会战、青少年生态园建设等活动,启动了以“草原儿女心向党,植绿护绿筑北疆”为主题的保护母亲河行动,累计完成植树面积7140亩,种植各类树木78万余株。

  2010年以来,我区广泛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以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文体活动、爱心捐助为重点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志愿者们与农民工子女“一对一”结对1300对,为59572名农民工子女提供服务。

  多年来,在奥运会、亚运会、抗震救灾、世博会等重要活动中,到处闪现着我区青年志愿者的身影。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区选派100名志愿者;汶川地震,我区选派包括医疗救护、防疫消杀和心理干预在内的志愿服务队;上海世博会,我区选派50名志愿者;第十五届世界元老杯乒乓球锦标赛,我区自主招募培训了350名志愿者;2011年广州亚运会,我区选派了11名志愿者;中蒙青年交流活动,我区招募培训了60名志愿者参加交流活动。

  日益壮大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已成为草原上最好的名片。他们的风采让草原的青春永驻,让青春的草原无悔!(记者 许晓岚 通讯员 杨国奇)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宣誓
设施农业开启中国北方新“春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