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装为“鲜橙多多”的饮料、“康帅博矿泉水”、“旺子”雪饼、各种傍名牌洗发水,在城市周边及农村地区和城中村随处可见。
随着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打假力度的加大近些年呼和浩特城市居民打假意识维权观念逐渐提高假冒伪劣商品在城市成了过街老鼠相比之下由于监管不够到位加之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市区周边农村正在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
各类傍名牌货品充斥乡村小店,食品安全令人忧心,但这些商品却很有市场
3月1日至5日,记者先后来到和林格尔县舍必崖村、武川县大巨字号村、玉泉区沟子板村、新城区麻花板村等村镇进行暗访。在舍必崖村,记者走进村东头一家小店,只见货架上、柜台里、地面上随意摆放着各类货品,柜台上的“辣条子”等真空包装食品有些已有涨袋迹象。而一些袋装食品和瓶装饮料的价格便宜得让人吃惊:记者看到,一种印有“鲜橙多”字样的500毫升饮料,售价仅1.5元,而在市区的超市、商店里,一瓶“鲜橙多”的价格一般都在3元钱左右,再仔细一看才发现,“鲜橙多”字样后还有一个小小的“多”字,原来是“鲜橙多多”。店主说:“买这种饮料的都是村里的小孩,批发价只要几角钱,说白了就是在水里兑点香精色素之类的添加剂,反正也喝不坏人,还便宜。村里的小卖店都进这种饮料。”随后,记者在该村另一家小卖店内果然又看到了这种名为“鲜橙多多”的饮料。
事实上,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的盛行并不是个别现象。从呼市到和林县的公路上,记者沿途走访了七八家路边小店,发现所卖的商品大同小异。一些在城市商场、超市、小卖店里根本找不到踪影的各类劣质日用品、食品等,在农村的小卖店里却大行其道,很有市场。
近年来我国城市工商、质检等部门先后开展了大规模打击伪劣食品、保障食品安全的专项行动,城市的消费环境大大得到净化。但是一些生产、经营食品、药品的企业、摊点、作坊,仍然存在着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有毒有害包装物等行为。随着城市治理食品安全力度的逐渐加大,这些劣质食品便悄悄转向农村市场渗透。据调查,食品已经成为继种子和农药之后,排位第三的“农村消费者最不放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