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魏利芸:爱心接力棒传递在我家
内蒙古新闻网  12-03-13 11:56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说起赛罕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富兴社区的魏利芸,小区里的居民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她是社区里的文艺骨干,带领街坊四邻舞出时代风华,也是社区里的好大嫂热心人,更是大家庭里的好儿媳、好妻子、好嫂子。

  今年63岁的魏利芸爱说爱笑,一头略显时髦的卷发,让她看起来就像50出头,问及保持青春的秘诀,她说这得归功于自己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温暖的故事。”走进魏利芸温馨、整洁的家中,每位家庭成员的照片随处可见,89岁小脚婆婆的北京之行,2岁小外孙可爱顽皮的笑脸、女儿女婿的甜蜜婚纱照,还有小姑子一家的照片挂历……“现在我们一大家子算起来已经有27口人了,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快乐幸福的一分子。”

  魏利芸的婆婆张秀兰育有3个儿子和1个女儿。几十年来,老人的儿女都非常孝顺,凡事都以老人为先。

  作为长媳的魏利芸刚嫁到这个家庭时,总看到小脚婆婆张秀兰忙碌的身影。张秀兰那时候非常辛苦,丈夫工作繁忙顾不上家里,她既要伺候年迈的公婆,又要拉扯幼小的子女,每天光是饭菜就要做上好几顿,但她从没抱怨过。从那时起,魏利芸就暗下决心,要以自己的婆婆为榜样,敬老爱老,让家庭幸福、团结。自从嫁过来,魏利芸就一直管婆婆叫妈,几十年来,她待婆婆也如同自己的亲妈一样。1993年公公去世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魏利芸和丈夫把老人家接到自己身边居住。考虑到老人牙口不好,魏利芸总是变着法儿做可口的饭菜,老人爱吃馒头、花卷,魏利芸就学着自己动手蒸。平时,只要闲下来,魏利芸总会和老人拉拉家常,排解婆婆生活中的寂寞。

  逢年过节,魏利芸家就成了亲戚们聚会的快乐大本营。年三十,20多口人的年夜饭几乎都是她一人承担,但是她从不叫苦叫累,反而愿意他们常来。她觉得亲戚们常走动会更亲近,也可以让婆婆晚年的生活不寂寞。

  “我并没有感觉我付出了多少,相反,这个大家庭给予了我太多的温暖,让我倍感珍惜。”多年来的朝夕相处,这对婆媳的感情已经胜过母女,几天前,婆婆到小姑子家小住几日,魏利芸和老伴就感觉心里没着没落的,总感觉家里缺了什么。“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看来家中还真是不能缺了这一宝!”魏利芸笑着说。

  “我就是为家庭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作为家里的长媳、长嫂,我愿意承担家庭的重担。”几十年来,魏利芸不仅伺候婆婆是一把好手,和老伴的弟弟妹妹也相处得十分融洽,谁家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都要通知她来一起商量、决定。

  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耳聪目明,这让包括魏利芸在内的子女们心里很是得意。魏利芸的言传身教,让她的3个女儿也非常孝顺,天气好时,她们总会开车带着爸妈、奶奶出去游玩。上爱下孝,爱心在家里像接力棒一样传递,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尊老爱幼,维护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我这一辈子没有攒下多少钱,但是能有这样一帮孝顺的子女和孙辈,就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张秀兰笑着说。(记者 奥妮莎 实习生 贺雨微)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宣誓
设施农业开启中国北方新“春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