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菲律宾南海叫板中国底气何来?
内蒙古新闻网  12-03-19 10:48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网  
 

  菲律宾在南海的态度,某些方面比越南等国更强硬、也更频繁挑战中国。菲律宾的军力不要说和中国相差很多层级,即便和越南相比,差距也不可以道里计。菲律宾在南海挑衅中国的底气何来?这种挑衅将向何种方向发展?会遭遇何种后果?

  菲律宾在南海立场反复、态度强硬底气之一,是和美国越来越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有关。根据菲美两国1951年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两国共同防御委员会每年举行会议,评估两国间的军事合作并就未来合作项目提出建议。美国“911”事件之后,美国以反恐为由,逐渐增强了,其以菲律宾为主要支撑的,在东南亚的存在。近年,随着美国收缩在中东的战场和战略转移至亚太,和菲律宾的关系就更为升温。衰落的美国,无力独立在亚洲对抗迅速崛起的中国。更愿意用挑拨的手段,扶持菲律宾这样和中国有海权之争的国家,作为自己的“人肉盾牌”和牵制中国的代理人。

  菲律宾正是基于美国在经济、军事、政治对自己的支持和怂恿,让其在南海问题有了更为频繁和更鲜明的对抗。

  菲律宾在南海立场反复、态度强硬底气之二,是其对南海争议海域的坚持。这种坚持早期以务实的实际占领为主,保持相对的低调。但“南海是其固有的领海”的国民教育一直没有中断过。这种教育和对中国在南海问题的长期敌视,累积下来,就成了敢于中国叫板和挑衅的民意基础。在南海立场的强硬,在菲律宾被视为是民族的反侵略精神。故此,菲律宾的很多政客,隔三岔五地就会,以南海问题为借口,挑衅中国队南海的立场。

  菲律宾在南海立场反复、态度强硬底气之三,是菲律宾是千岛之国的地形和重要的能源通道的战略地位有关。菲律宾境内有7000多个岛屿。菲律宾一方面研判,中国不会为了局部利益,和其打一场,将其灭国的战争。事实上,战争仅仅可以削弱,但无法占领和改变,菲律宾这样一个群岛国家。

  菲律宾众多岛屿,历史上就是海盗的温床。如果中国和菲律宾真的交恶,菲律宾官方和半官方支持或者直接的一些海盗行为,恐怕将让中国头痛不已。亚丁湾索马里那一丁点海盗,就给许多国家折腾出很大的动静。如果菲律宾支持和默许海盗对往返其附近海域的商船进行骚扰,中国不可能每一艘货轮都排除军舰护航。

  菲律宾在南海立场反复、态度强硬底气之四,是中国距离菲律宾占领岛屿的距离,让菲律宾有恃无恐。中国尽管可以兵不血刃就可拿下哪些被占领岛屿。但要想派员驻扎则是代价高昂。而且,一旦占领和反占领的争夺来开序幕,中国在这一海域并不占优势。这种态势,自然让菲律宾在相当时期内斗可得到实际占领的实惠。

  菲律宾在南海立场反复的原因之五,是菲律宾政局看似稳定,但从来却都不能算是一个强力的有中央集权统控能力的政府。政府对政策的把握,和总统的言论权威,在国内被挑战的频频。菲律宾总统,即便在南海问题上,基于对菲律宾总体利益有利的考量,做一些让步,也会招致国内无休无止地挞伐。所以,这就出现了,菲律宾总统刚刚在中国访问时释出善意,回国之后,实际的动作上,就比以往拉高一个层级地挑衅中国的反差明显的行为。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在前几年更有利的机会缺少更多、更有利的建树,致使让一些国家得寸进尺甚或结成同盟,也不无关系。尽管这之中,中国的确存在鞭长莫及、有力无心的状况。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的底气尽管很多。但中国队其制衡的方法也同样很多。所以对抗中国所冒的风险及所要付出的代价也会是巨大的。因为中菲两国的国家利益,南海争议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挑衅,也许不会招致中国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但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交锋,会让菲律宾付出的代价,会产生让其有无法承受的后果。况且,即便从纯粹的军事战略角度,中国一方面在增加陆地上的战略能源通道,另一方面,也在加强包括航母在内的远距离打击和兵力输送能力。这些,都是对菲律宾等在南海挑衅中国的行为的一种实际震慑。(毕殿龙)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苏尼特草原的“珍...
南木猎民村:桦树...
白天鹅的乐园
情迷皮影戏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头琴声飞扬
奔跑迎“五一”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