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海监披露巡航钓鱼岛细节:曾遭日船和飞机干扰阻拦
内蒙古新闻网  12-03-21 09:27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核心提示

  近日,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了巡航。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海监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们巡航的目的是什么?巡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情况?3月20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海监东海总队相关负责人。

  绕钓鱼岛巡航,遭日船和飞机干扰阻拦

  记者:此次中国海监编队巡航钓鱼岛,引起各界关注。据报道,巡航过程中,编队曾与日本船舰相遇,当时详细情况怎么样?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中国海监东海总队负责人: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于3月16日凌晨5时许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编队进入黄尾屿24海里后,“海监50”船发现一艘日本海保厅“PL62”巡视船从东北方向我编队高速驶来,我“海监50船”向其询问情况,日船不予回答,继续尾随我海监编队。我编队继续向钓鱼岛方向航行,并向日船喊话申明立场、表明身份,告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海监编队正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开展定期巡航任务”。

  当日5时后,日本海上保安厅PL62号、PLH06号和PL61号三艘巡视船先后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8时后,日PLH06与PL62两船一直分别在我海监50船和66船一侧进行尾随和干扰阻拦。

  9时后,日本海保厅一架巡逻机和海上自卫队一架侦察机先后飞抵上空,对我巡航编队进行盘旋侦察。日船也向我海监船喊话。

  对日方的干扰阻挠,我巡航编队与之展开周旋,反复向日船喊话声明立场,对日方的行为提出严正警告,海监50船两侧显示屏也用中英日三种文字滚动播放。

  中国海监船编队在钓鱼岛14至12海里海域内绕岛巡航。当日14时,中国海监巡航编队绕岛一周后,转向东北方向航行,前往我东海油气田附近海域巡航。

  中国海监船编队在我国管辖海域例行巡航无可非议

  记者:中国海监编队巡航钓鱼岛的目的是什么?目前来看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中国海监东海总队负责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是中国政府一贯和反复申明的立场。

  国家海洋局组织中国海监开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巡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和国家海洋局、民政部今年3月3日授权发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标准名称后,中国海监船编队进行的一次例行性巡航,是国家海洋局履行国务院赋予的“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职责的正常工作,中国海监船编队在我国管辖海域进行例行性巡航无可非议。

  中国海监船编队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巡航,用实际行动中断和打破日方所谓的“时效取得”企图,达到“显示存在、体现管辖、宣示主权”的目的,同时也是对日方今年以来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对我步步紧逼作出的一次回应。

  记者:此次海监巡航钓鱼岛海域是一次特定行为,还是常态?有什么背景吗?

  中国海监东海总队负责人:中国海监船编队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是我国自2007年3月建立我管辖海域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制度以来的一次例行性巡航。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今年以来,日本从民间到官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做出不少小动作:1月3日和21日,日方两批议员擅自登钓鱼岛或绕岛“视察”;1月16日,日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宣布年内将完成包括4座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附属岛屿在内的39座岛礁的命名;3月2日,日本内阁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公布这39个离岛的名称;近日,日方又要修改《海上保安厅法》、《外国船舶航行法》,强化对钓鱼岛的实际管控,一步步否定“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存在争议”,妄图将钓鱼岛认定为其“固有领土”。对日方的行为,中国政府多次提出强烈抗议,但日方一再拒绝接受中方的抗议。

  中国海监船编队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巡航,有助于削弱日方40多年来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周边海域逐步强化的“实际控制”,打破日方以“实际控制”、“有效治理”的所谓“时效取得”最终窃取我固有领土钓鱼岛的企图。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积极建言献策 共谋发展大计
为了后续有人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