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巴彦淖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拉特前旗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内蒙古新闻网  12-03-26 10:02 打印本页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2011年,是中国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乌拉特前旗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为指导,坚持开发式扶贫,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首要任务,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解决了7000人的温饱问题,争取到各类扶贫资金1640.6万元,为开局之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夯实了基础。

  ——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为平台,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整村推进、整体脱贫的要求,一是全面完成整村推进项目建设。2011年实施了4个整村推进项目。二是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传统种养业向设施种养业转变,抓好养羊到户项目,集中力量发展规模养殖。其中西小召镇西小召村整合资金试点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0万元,已建成每户400平方米的标准暖棚100座,扶持100户贫困群众发展肉羊养殖,项目设计户均养羊100~200只,户均实现利润7000~30000元,项目建成后该养殖小区将成为全旗一流的高标准、高效益集中连片养殖小区。同时,在种植业方面完成土地整治10000亩,实施了撤点并村方案,集中进行了新村建设。

  ——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一是按照培育新型农牧民的要求,2011年争取到“阳光雨露”培训资金30万元,可培训转移300个贫困劳动力。为了进一步规范培训程序,加大转移脱贫力度,旗扶贫办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格认证,重新确定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将锦宏人力资源公司、新桥劳务公司和翰圣达文化发展公司确定为2011年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二是选好培训对象。将整村推进重点嘎查村农牧民和农牧区“两后生”(当年未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计生贫困户和无畜户确定为重点培训对象。三是及时确定培训专业,组织开展各项培训,全面完成培训任务。

  ——移民扩镇项目顺利实施。2011年,乌拉特 前旗争取到一个移民扩镇项目,将西小召镇地处黄河北岸总干渠和塔布渠两侧,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土城子村、西小召村的100户291名贫困农民迁移到交通便利、生产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西小召镇区统一安置,建设住宅楼100套,每套80平方米,建设标准化棚圈100座,购买基础母羊400只,科技就业培训150人次。项目总投资1487万元,申请扶贫移民专项资金300万元,旗政府配套、整合资金987万元,群众自筹200万元,该项目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

  ——全面做好老区镇建设。一是认真做好3个老区镇的500万元老区发展资金项目规划开工建设,现已完成项目任务的80%。二是乌拉山镇塔布村的养殖小区项目和白彦花镇的温室大棚蔬菜建设项目,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现已全部完工。三是全面启动了前旗革命老区“百日调研活动”,并在革命老区白彦花镇乌日图嘎查举行了启动仪式。经过“百日调研”及时发现了老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老区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社会扶贫中的作用,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一是加强同自治区扶贫基金会、扶贫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加大扶贫医疗器械及其它援建项目的争取力度。已争取到物资款39.6万元,其中为黑柳子和北圪堵两个卫生院争取到两台救护车及价值20万元的医疗器械。二是强化旗扶贫基金会的功能,拓宽范围,加大扶持力度。期间,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基金会已筹集40万元扶贫基金,这些善款将重点用于发放扶贫贴息贷款,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经基金会协调,已向贫困群众发放了贴息贷款400万元,贴息30万元。有效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由旗扶贫基金会牵头,旗团委、工商联协办,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举行了“慈善助学、金秋圆梦”活动,筹集善款19.6万元,资助了196名贫困大学生,其中扶贫基金会出资3万元资助了30名大学生,与此同时,继续按照旗委有关精神,组织全旗1000多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了结对帮扶,落实帮扶资金、物资合款30多万元,协调两个市直帮扶团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帮扶了85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资金4万多元,继续抓好村企“双千”结对共建工作的落实,实现帮扶企业与老区村的双赢共建。

  ——有效开展了两项制度的衔接。该旗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从6月中旬开始,7月份进入有效衔接实施阶段,成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农牧区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农牧区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与民政局就低保人口进行了对接,将自治区下达该旗扶贫开发与低保衔接任务分解到各苏木镇,并完成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人员培训,成立了嘎查村民主评议小组,对农牧户申请进行民主评议,按要求进行调查登记、申请审核、数据录入、数据校对、复核审查,数据汇总、上传、报送等,11月初全面完成该项工作。

  ——以互助项目资金为依托,帮助贫困嘎查村探索建立互助资金组织,提高贫困农牧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逐步培育规范的互助资金组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旗扶贫办以180万元财政扶贫互助资金为依托,选择了10个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嘎查村作为互助项目资金试点,广泛开展了宣传,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培训了管理人员,在12月底前完成互助合作社民政注册。

  ——全面完成科技扶贫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投入科技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建成小佘太镇大十份村张德禄湾养殖场,项目区总占地20多亩,建成14栋棚圈,养殖场内现养殖600多只基础母羊,年内将取得10万元的效益。(曹永清 王 强)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普及安全知识
查农资保春耕
内蒙古牲畜存栏连...
春耕要买放心良种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现场普法
走进大剧院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