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
雷锋精神,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以其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相契合的魅力,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如今,新一轮学习雷锋热潮在神州大地奔涌激荡。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农村牧区,通过志愿者服务、扶贫、赈灾、助学、助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雷锋精神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50年来,雷锋精神之所以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内涵着人类道德最精华的成分,代表了人类进步的最核心的价值取向。雷锋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象征,成为人类追求道德完善的最佳范例。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发达,物质生活如何富足,雷锋精神所具有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美德,始终是鼓舞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
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热情,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有助于凝聚全社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取向,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助于凝聚干部群众的思想和意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思想观念日益多元,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凸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这不仅刺痛了我们的神经,更让我们深刻警醒。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倡导文明新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主题。
我们看到,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行进中,爱心和善举从不缺失。从长期扶助孤老、救危济困的80年代新雷锋朱伯儒,到几十年如一日奉献爱心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以“最美妈妈”吴菊萍为代表的感动中国系列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雷锋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我区也涌现出了丁新民、朱清章、张莲云等一大批身体力行雷锋精神的道德模范。正是有了这些“活雷锋”坚定不移地传承、与时俱进地发扬,雷锋精神成为一个永远引领时代风尚的精神标志,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说过,“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书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史诗,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内蒙古贡献出更大的智慧和力量。(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