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报言网语】学习雷锋怎样才能常态化?
 

  3月,全国各地掀起学雷锋热潮。我们应思索:究竟怎样才能让雷锋精神长存?如何让“乐于助人,甘愿奉献”的道德品质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之中?学雷锋常态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来,谈谈你的看法。

  网友漂漂的亮亮:个人感觉,雷锋也是普通的一个人,跟老百姓们没有区别,他把助人为乐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这是任何人只要愿意都能够做到的。不在于能做不能做,而在于有没有这个心去做。

  网友马铃薯:如果把学习雷锋当做一种形式,体现在雷锋纪念日那几天的话,学习雷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就成为了所谓的“形式化”,就像逼迫一个不爱学习的小孩去学习一样,还需要从骨子里去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使其乐于奉献,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网友猪小孩:学习雷锋不应该是一时的,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整个生活中,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帮助是互相的,那么,雷锋精神便是永存的。

  网友小讨厌:人们经常埋怨社会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而人们很少能想到要以身作则。社会是大家的,道德水平也是大家共同建设的,一个雷锋不足以改变社会,而如果人人都是雷锋,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就会有大的提升。

  网友碧玉环:我觉得让学雷锋常态化,媒体的宣传有很重要的作用。各个媒体可以把身边的好人好事加以宣传,目的是告诉大家,即使不是在学雷锋活动日,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依然很多,大家可以靠共同的努力让社会环境更好。

  网友陈酿米酒:加强社会治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雷锋。很多人其实是很想帮助别人的,也是很助人为乐的。但是自己常常遭遇不顺心的事,就赌气,置别人的困难于不顾了。社会风气好了,人心就没那么容易失落了,自然各种学雷锋的事就多起来了。

  网友盆栽雏菊:有些人应该改一改自己的思想,不要把学习雷锋当做是“傻事”。如果我们认为那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事,那学习雷锋就会变成一种快乐,慢慢地就会渗透到生活中去。

  网友夏日雨荷:各个行业、各个岗位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学雷锋标兵活动,在每年的学雷锋日进行表彰。这样一直都会有人因为学雷锋而受表彰,在各个行业都能看到雷锋的影子,这样多好啊!

  网友我是谁呀:身边有许多需要你帮助的人,也许就是举手之劳,就可以解决他的难题,你没有损失什么却换来了更多的欢乐与和谐。

  网友秀美一枝花: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雷锋精神的传承,要想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我感觉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行动去感染别人,远胜于标语的宣传。

  网友新文:最近在雷锋的故乡———长沙高新区雷锋镇街头,有块公益宣传广告牌,“向雷锋同志学习,做文明有礼的长沙人。”虽然我不是长沙人,但身在雷锋的故乡,我想更不能丢咱家乡人的脸,公众场合也要注意文明有礼,这也算是雷锋精神吧?

  网友小雪:我觉得让雷锋精神渗透于整个社会的意识中去,成为一种内化于人心的“道德血液”,这才是雷锋精神弘扬光大的根本。

  网友天使之唇:呼市现在修路,道路拥堵,各种事故多了起来。如果每个人都能忍一忍,让一让,心中存着“为他人着想”的集体主义思想,我想拥堵结束得会更快,人们也会生活得更快乐。

  网友伤心肿么办:我身边的好些朋友,献血呀给社区捐东西呀等等活动总是少不了他们。非常难得,他们做了太多的好事,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我会向他们学习的。

  网友糖块:职业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品质!特教支教人员、社区服务工作者……我觉得正是他们在岗位上的长期坚守和默默奉献,以身作则把“雷锋精神”体现在了工作、生活中。

  网友不用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己踏踏实实干工作,或者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遇事让一让,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就是最好的学雷锋了吧。

  网友白云舒卷:经常嘉奖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让人们觉得其实学雷锋并不难,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学雷锋。这样就把雷锋精神渗透到了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中了。

  网友白色情人节:学着尊老爱幼、学会礼尚往来、学会与人分享……这些不都是雷锋精神吗?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学雷锋不一定是要像雷锋一样处处都是在做舍己为人的事,其实没有什么难的,转变观念就可以让学雷锋常态化了!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更多内容欢迎登陆:http://bbs.nmgnews.com.cn/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普及安全知识
查农资保春耕
内蒙古牲畜存栏连...
春耕要买放心良种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现场普法
走进大剧院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