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运煤专线即将穿越呼和浩特市石人湾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将对这块天然湿地造成毁灭性的破坏。”3月中旬,百度贴吧里一篇名为“救救石人湾”的帖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随后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石人湾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三面环山,是一处天然湿地,一年四季泉水喷涌,溪水奔流不息,经常有天鹅、孢子、黑鹳、鸿雁等珍稀野生动物出没。1999年,石人湾被批准为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为3000公顷。
3月24日,记者来到石人湾自然保护区时看到,这里植被茂盛,泉眼不断喷涌而出的水流汇聚成一条又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水中还有小鱼游动。在保护区内,还有一群鸿雁在嬉戏。据当地村民讲,由于这里三面环山形成的小气候,原本冬去春来的候鸟鸿雁已经连续多年在冬天也没有飞走。记者注意到,有一条人工画出的白线正好穿过保护区的核心区。村民们说:“这条白线就是呼和浩特市至乌兰察布市运煤公路的路线。其实,修这条路也完全可以避开保护区,施工方只是为了省钱才要穿过保护区。”几天前,施工方还将推土机开进了保护区准备开工,因遭到石人湾村众多村民的阻止才未能开工。在保护区东侧,一条正在修建的公路已经基本打好路基,这条路再往西伸展就进入石人湾自然保护区了。网友在“救救石人湾”的帖子里说:“想象一下吧,日夜不停的运煤大车川流不息,过往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是大量运煤车辆通行的道路,几年之内路两侧就成黑路了,保护区内清澈的溪水也将变成黑色,也真成‘黑河’了。那时候,这里再也不会成为鸿雁等珍稀野生动物流连忘返的乐园。”
3月27日上午,记者针对此事来到呼和浩特市环保局采访时,首先来到一位副局长的办公室,可还没等记者说明来意,这位副局长就让记者去找宣教科。宣教科的一位负责人领着记者来到一位柴姓副局长的办公室,说明来意后,这位柴副局长竟然表示对石人湾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毫不知情,还反问记者“石人湾自然保护区在哪儿?”随后,记者跟随宣教科负责人又找到了行政办公室主任渠金生,虽然宣教科负责人当面告知已经查看了记者的证件,可渠主任说:“采访必须还得有介绍信,要不谁知道你们是真记者还是假记者?”当记者问及是否了解石人湾自然保护区的情况时,渠主任竟然也说不清楚。接下来,记者跟随宣教科负责人又来到了一位贺姓副局长的办公室,可是当记者说明来意时,贺副局长竟然也对石人湾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位置及相关情况毫不知情。记者发现,在贺副局长办公室悬挂着的一张地图上,石人湾自然保护区却有着明确的标注。采访中,贺副局长又向赛罕区环保局负责人询问在石人湾自然保护区内修路是否经过环评审批时,对方也称不知情。随后,贺副局长又拨通了呼和浩特市交通局规划科的电话,对方告知那条路是由乌兰察布市负责投资建设的一条运煤公路,目前环评手续还没有批下来。贺副局长告知:“既然环评还没有获批,就不能进入石人湾自然保护区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首席记者张弓长)
【大嘴巴】
“石人湾自然保护区在哪儿?”领导这个问题提得好!
编辑认为,保护区的位置,不应该只是在地图上冷冰冰地标注一下,它应该在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心上。因为党和人民群众都热爱我们身边的蓝天绿地,才让你们代表大家关注它,呵护它!对于相关领导是真的不知情还是另有隐情,在此,不想过多讨论,个人只是想说一句,常常被忽视的认识其实是最重要的:保护固然需要付出成本,但保护总比破坏后再来恢复和建设要明智得多、节省得多。另外,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提高认识,强化环境保护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