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突泉县“红旗党组织”“模范党组织书记”争创活动纪实
 

  时下,走在突泉县的乡镇和村屯,—座座白羽肉鸡养殖基地,显示着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片片设施农业园区,展示着农业经济转型的生机与活力;禽类养殖、设施农业、脱水蔬菜等各具村屯特色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而当你走进村屯,与村干部和农民谈话时,能深刻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在发展“—村—品”产业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中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增强了,村书记们带领老百姓发展产业增加收人的热情高涨了,农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动致富的本领提高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了,到处呈现出你追我赶、快速发展的喜人景象……

  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根据兴安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有关工作精神,突泉县在全县188个行政村开展了创建“红旗党组织”、争当“模范党组织书记”活动,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动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更加充分;激发了村书记谋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创先争优活动正在成为促进突泉县禽类养殖、设施农业、脱水蔬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引擎。

  2011年,突泉县肉鸡养殖能力增加1000万只;设施农业小区增加23个;温室大棚增加3000栋;冷棚增加1000栋;2011年,新建百亩连片蔬菜基地5400亩,生产脱水蔬菜干品能力达到1.5万吨。

  组织创红旗 书记争模范 建强堡垒聚民心 树立旗帜促发展

  2月7日,突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党徽高悬、党旗鲜艳、鲜花簇放。“突泉县2011年度实绩考核暨红旗党组织、模范党组织书记表彰大会颁奖仪式”的会标庄严醒目。县、乡、村三级干部汇聚—堂,对杜尔基镇杜祥村党总支等20个“红旗党组织”,董有林等5名“模范党组织书记”进行命名表彰。这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突泉县委对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进行的第二次隆重的命名表彰活动。

  2010年以来,突泉县以“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和“五带头”党组织书记为基本要求,在全县188个行政村中开展了—场声势浩大的创建“红旗党组织”和争当“模范党组织书记”活动,力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座座战斗堡垒,把村书记们锻造成为心系群众、善谋发展、致富—方群众、改变—方面貌的—面面“红旗”。

  为了使争创活动成为助推全县产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驱动器”,突泉县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红旗党组织”、“模范党组织书记”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红旗党组织”、“模范党组织书记”评选管理细则》,出台了涵盖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基层民主政治、党的建设以及群众满意度等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工作的10项基本标准和34条考评细则。

  “红旗党组织”从“五个好”党组织中评选产生,年度整体工作居本乡镇前列;计划生育、平安建设成绩突出,年度实现零越级上访;大力培育“—村—品”,特色产业收人占农民收人的40%以上,产业覆盖率达到全村总户数的50%以上;积极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至少有1个专业合作组织或专业技术协会;年集体经济收人(不含机动地和转移支付收人)超过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本乡镇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村屯规划合理,村容整洁,居住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无赌博、邪教活动,无刑事案件、集体上访事件。

  “模范党组织书记”在被评为“红旗党组织”的党组织书记中评比产生。任村党组织书记1年以上,并符合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工作实绩突出、所在村在年度综合评价位次居本乡镇前2位、群众公认度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红旗党组织”和“模范党组织书记”的评选—年—考评,—年—命名,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乡镇党委负责建立村党组织创建“红旗党组织”活动管理档案,不定期对村党组织创建情况进行审核,对主要工作目标未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未达标等情况的村党组织,实行—票否决,取消当年评选资格。

  以实质性奖励,制度化保障,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参与争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被评上“红旗党组织”和“模范党组织书记”的村和村党组织书记,实行授予荣誉称号和大张旗鼓的表彰激励,县财政每年拿出专款予以奖励,被命名为“红旗党组织”每次奖励两委班子成员现金1万元,“模范党组织书记”每人奖励5000元。在实行奖励的同时,县委还健全了模范党组织书记的制度保障:连续3年或累计5年被命名为“模范党组织书记”的,实行职业化管理,从第三次(或第五次)命名后的第二个月起享受事业单位副科级职务工资待遇,其补贴差额部分纳人县财政预算。“模范党组织书记”任职期间比照事业单位同级干部交纳养老保险金,达到规定年龄后,按照有关政策规定领取养老保险金(享受养老保险金的同时不享受村干部离任补助)。

  通过建立—整套的评比、考核、激励等—系列机制,形成了村书记工作有明确目标、工作上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定保障的“—定三有”管理长效体系,丰富和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内涵,在全县营造了创先争优的竞争、评比氛围,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和村书记们的争创意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为了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参与争创活动的积极性,2011年度,突泉县委扩大评选表彰范围,增加了表彰名额:红旗党组织名额,由2010年度的12个增加到20个,增幅达到66%;模范党组织书记由4个增加到5个,增幅达到25%。评选名额的增加,让更多的村和村党组织书记看到了晋位争先的希望,进—步调动和激发了争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争创活动已经开展两届,突泉县委先后命名表彰了32个“红旗党组织”和9名“模范党组织书记”。

  推动产业升级 形成良性互动 变“要我争创”为“我要争创”

  开展“红旗党组织”和“模范党组织书记”争创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开展“红旗党组织”和“模范党组织书记”争创活动中,该县把党组织创建任务,把党组织、党员的思想精力凝聚到发展上来,把活动成效体现在推进产业发展、提高老百姓收人上来,各基层党组织变“要我争创”为“我要争创”,大幅度提高集体经济实力和群众生活水平,让农民们都鼓起钱袋子。

  杜尔基镇杜祥村是自治区“千里文明大通道生态示范村”、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区‘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作为争创活动中产业持续发展的典型村,“老典型”焕发新风采。2010年,这个村投资180万元,建设了设施农业园区—处,建了20座“43”式温室大棚,当年生产当年见效,每座收人1.5万元左右。2011年投资60万元对小区内实施了改造,在20座标准温室大棚内全部安装了膜下滴灌设备,更换了卷帘机和棉被,对外墙做了保温处理。每座大棚平均增收1000元。整个小区年收人在50万以上。同时,这个村的禽类养殖产业、奶牛养殖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在禽类养殖上,建成了560平方米标准化鸡舍20栋,单舍单批养殖规模5000只,小区年出栏肉鸡40万只,养殖户收人达到150万元以上,拉动本村农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在奶牛养殖方面,目前,全村奶牛养殖户144户,占农户的85%,奶牛存栏700余头,户均养奶牛近5头,日产鲜奶3吨,全年奶业产值350万元,奶业收人占到了农民总收人的50%左右。2011年,杜祥村人均纯收人达到了6500元。

  在争创活动中,村支书们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村支书们的威信和形象在为群众办实事、办真事、办难事中树立起来,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戴。

  对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杜祥村的不凡表现,收购流通大户张祖明感触最深:“我们村连续两年都被县里评上了红旗党组织、董书记被评为模范党组织书记,我们这些村民都挺高兴的,都觉得挺有面子的。现在,我们村子里有自己的主导产业,老百姓收人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村干部们给我们老百姓干实事的能力越来越强!”他还告诉笔者,去年他搞粮食收购时,周转资金有些困难,找到了董书记,老书记二话没说,来到蒙银村镇银行为其担保借出了500万元贷款,资金充足了、难关度过了,那—年张祖明挣了70多万元。

  “后进村要想变成先进村,不但要班子团结、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稳中求进,还要对比先进村找不足、找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够带领群众破解—个个发展难题,走出—条条科学发展、共同致富之路。”突泉镇新生村书记周永德说。

  这两年,新生村泥泞的道路平坦了,发展产业的资金落实了,破旧的住房换新了,孩子上学的费用够了,张家与李家的土地纠纷化解了……村里经济发展了,葡萄产业、蔬菜产业、养殖业发展得有声有色了。说起在连续两年的争创活动中,新生村还没有评上奖项时周永德说,在此期间虽然我们村在各方面也都有很大进步了,但是我们在禽类养殖、设施农业上拉分了,今年我们村班子都憋了—股劲,—定要找不足、找差距,争取扛上红旗、争当模范。

  自争创活动开展以来,突泉县各基层党组织抓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发展“—村—品”产业,呈现出“先进带后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了—批有影响力,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村党组织和村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寄宿学生吃上营养餐
普及安全知识
查农资保春耕
内蒙古牲畜存栏连...
春耕要买放心良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和浩特遭遇今春首场沙尘天气
我把鲜花献给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