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下乡来
春耕在即,兴安盟突泉县100名科技特派员承担了50个科技项目,他们深入到村部、农户家中,通过面授交流,传播农业新知识,推广新技术,落实新品种,建立新样板,为科技与农村、农户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4月1日上午9点多,记者随县农技推广中心的科技特派员张劲梅、吕秀兰来到水泉镇胜新设施农业园区,她们俩今天要去看看那里的大棚种植户最近有没有什么难题。
我们来到大棚种植户周艳荣家,她家种了25个大棚,16个棚里种的是锦香密香瓜,其余的棚里种了豆角等蔬菜。一进大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我们的相机镜头立即罩上了一层哈气。棚里的香瓜苗已经有半尺高了,个个长得直挺挺的。张劲梅看着瓜苗一边问一边在本上做着记录,她对周艳荣嘱咐着:“你这瓜苗育的还真不错,但这卷须必须去掉,过段时间吊蔓时底下的叶子也要打掉,要在晴天的上午打。如果雇人操作一定要用肥皂水洗手,这样才不长病。”
农机检修到村上
4月1日上午,记者在水泉镇一个农机修理部见到了县农机推广站副站长杨树伟一行4人。杨树伟告诉我们,他们是四天前开始下到各乡镇帮助检修农机的,重点是帮助指导解决一些老百姓解决不了的修理难题。这之前他们已经在太平乡的几个农机合作社为大型播种机的修理进行了指导,全县各乡镇巡回走一遍要20多天。
当天下午,我们来到天平乡白庙子村,刚一进村,远远地就看见一栋白色彩钢材质的高大的房子,来到房子的正面,看见两辆大型农机停在里面,这里就是白庙子农机合作社的库房,维修人员正在修理旋耕机。
社长王林、副理事长王连臣介绍说,他们从2月份就开始检修农机了。合作社成立三年,有大型农机7台套,30多户社员家家都有中小型农机具。全社的备耕农机具维修今天已接近尾声,清明前就可以进入农田深松和平整土地了。
当问到维修这大型农机遇到难题怎么办时,旁边一位社员插话说:“县农机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常来指导,今天上午还来了呢。”
营养配方送农家
4月1日上午一上班,记者来到突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化验室,这里的技术人员正在对取回的土样进行化验。
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赵景芳告诉记者,目前,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已达到100万亩,配方肥销售网点达到14个,极大地方便广大农民群众购买需要,每亩每年可实现节本增收25至30元。今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计划测土样300份,重点服务对象是膜下滴灌项目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目前已经完成布点工作,正在进行取样、化验。
2006年,自治区首次在8个旗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突泉县成为8个旗县之一。该县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为农户提供免费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并聘请专家制定肥料配方,根据配方生产出配方肥投入使用,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农民因地施肥、按需施肥。根据土壤成分配方施肥,大大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项目区农户肥料利用率提高3.5%,减少了化肥投入,增加了玉米、豆类的产量,同时降低了二次污染。(高丽 朱浩宇 田野 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