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采风】“我一定能实现三连增!”
 

  又到一年春播时,已经连续两年实现水稻增收的刘会森对今年的种植安排早已胸有成竹:“高标准农田水稻产量高,我一定能实现三连增!”

  刘会森是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得力其尔乡忠诚堡村村民,他所在的村就是旗农业综合开发办项目区所覆盖的六个行政村之一。

  从2009年开始,阿荣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在得力其尔乡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5万亩,总投资665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990万元,群众自筹685万元。3年过去了,当地新增灌溉面积3.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每年节水约640万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00万斤。

  刘会森带着记者来到家门口,指着门前的一条条水泥渠说:“以前田间土地不平整、土渠年久失修,跑冒渗漏严重,造成供水不足,我们每年只能看来水的情况种植水稻,产量一直在每亩500斤左右徘徊。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实施后,村民们都采用水稻插秧技术,产量增至1000斤,亩平均增加产量500斤。”据了解,该项目的投入让当地农民年增收1170万元,年人均增收715元。

  同村村民孙玉才接过话头:“我种了20年水稻,浇地的水不稳定,从不敢多种,如今建成了这高标准农田,我终于能按自家地的亩数提前育秧了,去年种一垧地水稻净赚了1万元,顶种两垧地黄豆!今年我还想着要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按照农业开发办的科技推广技术要求来种,收入肯定差不了!”

  得力其尔乡党委书记韩宪辉介绍,以前村里每年至少有2000亩水稻绝收,如今,稻田喝上了“自来水”全村每年至少可挽回2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记者 王国英 通讯员 杜静 于佰军)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寄宿学生吃上营养餐
普及安全知识
查农资保春耕
内蒙古牲畜存栏连...
春耕要买放心良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和浩特遭遇今春首场沙尘天气
我把鲜花献给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