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小包裹传递大爱心 内蒙古捐赠总额达592.64万
内蒙古新闻网  12-04-18 17:19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黄征与受益学生代表同唱一首歌

  

  孩子们对学校型音乐包爱不释手

  【现场感受】点滴爱心汇成暖流

  4月11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欢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参加爱心包裹项目圆梦2012大型公益行动全国启动仪式暨2011年总结表彰大会。10时整,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携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共同揭幕,宣布爱心包裹项目圆梦2012大型公益行动正式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扶贫基金会现场发布了《部分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这份报告基于对四川、贵州、青海、湖北等中西部内陆经济不发达省份47所学校的2066名学生和47名校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现状。报告中的详细数据让现场的每个人都很揪心:在受访学校中,43%的学生没有美术用品,48%的学生没有体育用品,79%的学生没有音乐用品;平均每校只有0.7台DVD机、0.32架电子琴、0.21台手风琴;校均拥有0.91副乒乓球拍、0.89颗篮球、0.51颗排球、0.43颗足球……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体美教育对孩子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方式、改进学习状态的需要。”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陈红涛表示,“贫困地区学校音体美教育的薄弱,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使农村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一位爱心包裹项目志愿者发表了自己的感慨:“真的走进贫困地区,我才知道那里农村学校音体美教育形式和内容竟然如此简单。美术课基本上就是老师在黑板上作范画,而学生则进行简单临摹;音乐课则成了流行歌曲的教唱课;体育课要么是集合整队跑跑步,要么是一个哨子一堂操……”

  在启动仪式上,最温馨的场面要属受益学生代表合唱爱心包裹项目主题曲《爱心包裹最漂亮》了。这些来自大山里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到台前。由于孩子们不熟悉音乐伴奏,再加上害羞,演出进行得并不顺利。最后,在爱心包裹项目爱心宣传大使黄征的鼓励下,孩子们清唱了这首歌,清澈的童声打动了现场所有人,赢得阵阵掌声。周笔畅作为爱心包裹项目爱心宣传大使以及爱奇艺绿色公益大使,在现场号召网友们一起来奉献爱心。

  【本土元素】内蒙古捐赠总额达592.64万

  从2009年开始,受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邀请,本报作为爱心包裹项目内蒙古地区唯一合作媒体,全方位报道该项目在内蒙古的开展情况。

  在我区,有一大批爱心人士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心连心。截至2011年年底,我区累计捐赠学生型包裹53720个、学校型包裹541个,捐赠总额达到592.64万元。另外,自2010年我区被列入爱心包裹项目受益范围以来,赤峰市巴林左旗和松山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锡林郭勒盟太卜寺旗、兴安盟突泉县和扎赉特旗、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的9所小学共收到了21967个学生型包裹和235个学校型包裹。

  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工作人员崔建民告诉记者,该项目是2009年由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民公益活动,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捐赠爱心包裹的形式,关爱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以及受灾地区的小学生。中国扶贫基金会依托中国邮政网点,在全国开通了3.6万个爱心包裹捐赠站,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可以通过邮政网点捐赠爱心包裹或者在网上进行捐赠,一对一地将关爱送给需要帮助的孩子。

  截至2011年年底,爱心包裹项目共筹集善款2.342亿元,收到学生型文具包2000639个、学生型温暖包15974个、学校型体育包24341个、家庭型温暖包6549个。截至2011年年底,该项目已经惠及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8个县的6223所学校和2016613名小学生,同时在2010年暖冬行动中让6549个贫困家庭受益。

  据了解,今年的爱心包裹主要分为3大类:学生型美术包以基础文具和美术用品为主,一名学生一个爱心包裹,产品涉及3大类28个品种,共计135件单品;学校型体育包以竞技活动、游戏、体育教辅用品为主,一所学校1~10个爱心包裹,产品涉及2大类24个品种,共计60件单品,能够满足室内外、集体个人、高低年级等不同体育活动的需求;学校型音乐包以电子琴等教师教学用具和学生打击乐器为主,一所学校1~10个爱心包裹,产品涉及2大类15个品种,共计21件单品,能够满足贫困地区学校开展音乐教学的需求。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梦想,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不例外:梦想拥有一支彩色画笔;梦想拥有一颗完好篮球;梦想拥有一间音乐教室……爱心包裹项目将帮他们圆梦。”4月11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爱心包裹项目圆梦2012大型公益行动全国启动仪式暨2011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今年,本报第4次成为爱心包裹项目内蒙古地区的独家合作媒体。本报记者受邀参加了启动仪式,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包裹所传递的大爱心。

  【爱心故事】捐赠包裹收获爱情

  “这么多爱心人士参与爱心包裹项目,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和支持。他们是促进爱心包裹项目发展的最核心力量,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最可爱的人。如果非要给他们起一个共同的名字,我希望可以叫‘有爱氏’。”陈红涛动情地说。据了解,爱心包裹项目自启动以来累计接收了1330946笔捐赠,其中个人捐赠1215122笔、单位捐赠115824笔,普通公众的捐赠占捐赠总数量的91.3%。

  在启动仪式上,4位爱心人士讲述了他们与爱心包裹之间的缘分故事,其中一对夫妇正是在爱心包裹的牵线下喜结良缘的。

  贾晓东是一名现役军人,自2009年知道有了爱心包裹项目之后,坚持每个月到邮政网点进行一次捐赠,而每次为他办理手续的邮局工作人员都是李尧。有时候,贾晓东出差来不及捐赠爱心包裹,李尧就会先帮他代捐。贾晓东持续奉献着爱心,李尧被他的善举所感动。两人在一来一往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谈起这段感情,两人颇有感触地说:“爱心包裹项目就是我们的媒人。”

  2010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孙中旺看见了爱心包裹项目的宣传广告,随即尝试着捐赠了一个爱心包裹。后来,他感觉这项全民公益活动很透明,就在锦州公益群里进行推介。2年多来,孙中旺带领着锦州公益群的六七十名网友坚持奉献爱心,每年都会组织3次以上的集体捐赠爱心包裹活动,截至目前累计捐赠了2万多元。

  周禾是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们拿着短得已经握不住的铅笔认真学习的镜头,觉得他们很可怜,想要去帮助他们。有一天,他看到邮局挂着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捐赠站的牌匾,就跟妈妈商量用自己的压岁钱捐赠爱心包裹。2年来,他一直为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们奉献爱心,累计捐赠了12个爱心包裹。

  “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爱心包裹捐赠者都有奉献的故事。”陈红涛表示,“今后,我们将寻找更多的‘有爱氏’,努力推广人人公益的理念被大众所认知。”(记者苏日娜)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寄宿学生吃上营养餐
普及安全知识
查农资保春耕
内蒙古牲畜存栏连...
春耕要买放心良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呼和浩特遭遇今春首场沙尘天气
我把鲜花献给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