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传递爱心 志愿服务29载铸就“金锁链”
内蒙古新闻网  12-03-09 11:52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在呼和浩特,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多年志愿服务社区的孤寡老人,并将志愿服务的爱心不断传递,至今已有29年,铸就了一条爱心“金锁链”。

  3月3日,记者跟随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工设09班的志愿者来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嘉园小区的廉租房,探望一位他们志愿服务多年的“老朋友”。

  来到志愿服务对象史成宽大爷家门口,史成宽大爷和老伴儿热情地把志愿者迎进家里。史成宽今年78岁,老伴儿胡腊梅今年72岁,他们的儿子史高明由于年轻时生了一场大病,双腿截肢,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由于孙子、孙女均在外地工作,史高明一直由老两口照顾。志愿者今天来是想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我们过来看看史大爷一家,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班长苏桐说。

  苏桐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是第5次来史大爷家了。今天他们给史大爷带来一些水果、面和油等日用品。

  见到志愿者来,两位老人脸上乐开了花,史高明也招呼着志愿者坐下。看到志愿者手里拿着的水果、面和油,老两口责备孩子们太浪费。“你们还在上学,又没挣钱,可不要买这些东西,你们来看看我们就很高兴了。”史成宽说。

  史高明告诉记者,他们和这些志愿者算是“老朋友”了。“从2009年的冬天开始,志愿者每个月至少到我家来看望我一次,帮我们打扫一下房间,陪我们聊天。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已经是第三批了。”

  志愿者陈栋告诉记者,他们的志愿服务有一个令全体志愿者乃至全校师生引以为傲的名字“金锁链”。正是这条“金锁链”连接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志愿者29年坚持志愿服务1983年3月,当时的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机制83-2班的36位同学,发起了照顾孤寡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全班36名同学分成6个小组,开始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麻花板村的6位孤寡老人进行生活上的照顾。每当周末或者节假日时,机制83-2班的同学最先想到的是去照顾那些孤寡老人,由此铸成了“金锁链”的第一环。从此,“金锁链”一环扣一环,以班级为单位不断延续。

  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照顾的许多孤寡老人都已相继离开人世,但是内蒙古工业大学的这个志愿服务团体仍然在坚持志愿服务。2009年,他们发现了已是古稀之年的史成宽老两口照顾多年卧床的儿子,便开始对史大爷一家进行志愿服务。

  现在“金锁链”的志愿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孤寡老人。在“金锁链”的带动下,学院陆续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星光爱心社等志愿服务团体。他们与小学签订互助协议,定期开展支教活动,组织志愿者无偿献血,汶川地震时组织募捐等。2001年和2008年,机械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先后两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百个青年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

  今年上大三的苏栋说,过完暑假,他们班就与新一届的“金锁链”志愿服务班级进行交接。他觉得以后虽然不再是“金锁链”志愿服务班级,但是他们的志愿服务不会停止。苏栋说:“志愿服务是一种意识,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无论在哪里我们都是志愿者。(记者 齐洪斌)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宣誓
设施农业开启中国北方新“春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