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赛罕区公安分局了解到,赛罕区公安分局破获特大制售假酒案,捣毁什兰岱新村一个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制造假酒窝点,查获大量白酒、啤酒、红酒等各类假酒,共拉了7大车。
假酒窝点藏身城郊农村
4月初,赛罕区公安分局西把栅派出所民警在做外来人员登记时,在什兰岱新村发现一个特殊院落,院子里只有一人居住,经常锁门,但白天出入小院的人却挺多,这个反常现象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17日,有人向西把栅派出所举报称,“怪异”小院内存放有大量无标识白酒,经过民警的明察暗访,发现这个小院实为一个隐藏在居民区的制假窝点。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查封的民警来到这个制假窝点,小院中有三个房间,其中一个为勾兑车间,两间是库房,里面堆放着各种酒瓶、塑料桶。
转移假酒时被抓获
17日23时,当制假窝点货主出现,准备将窝点内的设备及假酒转移时,蹲点民警将货主张某某与司机庄某某当场抓获。
在制假窝点内,民警查扣散装白酒七十五桶(每桶五十公斤,共计三点七五吨),各类白酒一千零四十箱,红酒一百七十七箱,非法印制的酒类商标一百八十五张,工艺酒瓶十箱,封口胶枪一支,漏斗五只,电子称一台,酒精度数测量计一支,塑料酒勺六只,空酒桶30只。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庄某某初步交代了其私自印刷未经注册的商标标识并用于白酒销售的犯罪事实。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庄某某二人因涉嫌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已被刑事拘留。
从东北购原料勾兑自来水
记者了解到,该窝点制造假酒的原料都是从东北进货,经过自来水勾兑、灌装、封口后贴上自制的标识,送往呼市周边进行销售。
从包装上看,假酒制售人员自制商标,没有经过注册。记者看到,一瓶白酒外包装上写着“二锅头”三个大字,其商标为“红里御”。其它还有“小五粮”白酒、“圣焰”三鞭酒、“燕京”啤酒、“少帅”罐装酒,该窝点内还生产红酒、洋酒和药酒等各种酒类,其中洋酒瓶身标识内容全部为英文。(记者 邢占国 陈熠北 通讯员 姜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