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
“噱头”与“棋子”
除了上述法理原因外,朝鲜和印度的弹道试验受到“差别对待”的另一重原因也昭然若揭: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中,两国的地位完全不同。
朝鲜从二战末到冷战时期始终与美国敌对,冷战结束后则始终是美国打压的对象,区别在于打压程度时高时低而已。对美国而言,朝鲜既是他在东亚地区的眼中钉,同时更是一个绝妙的噱头。通过对朝鲜施压,散布朝鲜威胁论调,美国可以确保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牢牢抱紧自己的大腿,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在东亚发展势力。再加上,朝鲜是美国钦定的“邪恶轴心”、“恐怖国家”,那么对其弹道试验的指责、限制和制裁,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相反,印度虽然整体国力远胜朝鲜,但尚未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挑战。印度的国际战略很有趣,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最大对手就是它的所有邻国,而“邻国的邻国”则应该是拉拢的对象。这种“远交近攻”的思想,促使印度把主要矛头指向临近的中国和巴基斯坦。这样,印度自然就成为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帮手”和“棋子”。印度实力提升,对美国构不成威胁,却能帮助其牵制中国。所以印度导弹成功,美国不但不谴责,反而要为之高兴。
事实上,印度的核武及导弹发展很大程度来自西方的援助。以洲际导弹为例,印度导弹最初的技术来自60年代美国的火箭技术援助。在印度1974年核爆后,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建立者,美国停止了向印度出售核技术。于是印度转而求助法国。今年的洲际导弹发射,则是印度在外来技术基础上,自力更生的结果。
当然,国际利害关系远没有这么简单和二元化,美国也并不是一直希望印度核武器和导弹无限发展。在1998年印度核爆之后美国就曾对其进行制裁。只不过现在的国际局势和当时又有了区别而已。此外,印度在核战略方面也懂得远交近攻的策略。包括本次“烈火-5”导弹,据说其射程本可以达到8000公里以上。但若真是公布这样的射程,那么印度的核威慑范围便将覆盖欧洲,这必将刺激西方和美国的全球战略。所以印度有意识收敛了一下,显出自己的洲际导弹仅仅覆盖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从而避免了招惹美国。(作者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