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企业脉动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建立长效机制打击恶意软件刻不容缓
内蒙古新闻网  12-04-23 16:0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近期,恶意软件的不知情定制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号码任意显”、“食人鱼”这些恶意诈骗软件不仅随便篡改来电显示的手机号码,还会使用户的手机产生不知情的恶意扣费,危害极大。如何有效防范和治理这些恶意软件,成为手机用户们最关心的问题。

  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治理难度很大,但我们治理的决心更大。”中国移动数据部负责人介绍,“我们正在不断加大对违规合作商的处罚力度,手机游戏方面仅2011年12月至3月就对196家合作伙伴进行信用积分扣减处理,处罚42家违约合作伙伴,一些违约业务全网下线并全网暂停新增合作,还有一些违约业务分省下线。”

  严查严惩零容忍,是中国移动对待违规行为的态度。中国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专家介绍,“2月份,某省公司反映受理了174件涉及‘恶魔的法则——圣战W’业务不知情订购的投诉。29天,光一个游戏的投诉就有174件。”该专家介绍,恶意软件早在两年多前就已经受到高度关注,从2010年开始,广东等8省陆续出现大量通过恶意软件诱骗用户订购问题,之后,广东和北京、浙江等省又出现“骷髅”病毒、“僵尸”恶意软件等,可控制感染用户手机任意发送短/彩信。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工信部的领导下,进一步持续加大治理力度。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进行防范和治理,中国移动技术专家表示,手机恶意软件监测封堵属于事后处置,要想真正控制其快速蔓延,必须从源头抓起,需要建立起各界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中国移动呼吁,防范恶意软件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相关部门应对恶意软件制造厂商进行严厉惩处,对违法行为零容忍。用户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向运营商、手机厂商以及执法部门积极举报。

[责任编辑 王彤 ]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呼伦贝尔开展防火...
“棒子”真棒
保畅通
又到桃花盛开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某给水团赴神州飞船主着陆场区打井突击队出征
蒙古文版《学生科学技术百科》首发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