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莫让情绪左右公共空间
 

  眼下,微博似乎已成公众人物打“口水仗”的战场。方舟子与韩寒十日“口水战”、编剧六六斗“小三”、“甄赵事件”……各种骂战层出不穷。66.7%的受访者坦言,眼下公众人物微博骂战现象严重。61.6%的受访者直言,名人的微博骂战是在牺牲公众对社会的感受和社会底线,来博取眼球和个人商业利益。

  公众人物“随地吐痰”,必然导致舆论场域的“一地鸡毛”。公众人物凭借自身在话语表达上的优势地位,充分利用微博所具有的碎片化表达特点,不论是哗众取宠,还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微博成了他们的“后花园”,成了他们宣泄情绪的惯常选择,成为他们又一个戏剧演出的舞台。

  而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损伤了微博的舆论生态。真实与虚假并存,正义和邪恶共存,公益和私利杂糅,鱼目混杂的信息,“争风吃醋”的用户,微博“乱花渐欲迷人眼”;微博骂战恶化了网络言论环境,加剧了社会风险,也进一步损害了微博的社会公信力。

  不论是相互掐架,还是互揭老底,微博骂战的背后,都隐藏着人际关系的失调和社会信任的缺失。因此,构建良性的微博生态,关键在于构建信任链。政府加强舆情引导,公众人物克己自律,广大网友理性看待,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在良性互动之中修复微博公信力,让微博的美好脸庞更多地呈现。(杨朝清)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呼伦贝尔开展防火...
“棒子”真棒
保畅通
又到桃花盛开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背消防队活跃
读书日里书香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