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爱是不落的星辰
 

  每当这时,潘秀荣都会忍住内心的心酸,含着泪水鼓励他:“孩子,不管身体有多大残缺,不管别人怎样待你,只要你心里充满阳光,努力上进,总有一天会被人看得起。”

  平时,潘秀荣有意识地在买菜和逛街时把他们带在身边,增强和外界的联系。她知道,阴影的消除,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看到家里困难,孩子们也帮着妈妈捡垃圾。怕同学笑话,上学时都会捡好放在一个地方,放学后再放进书包给妈妈带回来。孩子们跟着妈妈去公园,也会去垃圾箱里帮妈妈翻找。有一次,一些路过的人嘲笑他们是小乞丐,潘秀荣感到委屈,伤心地哭出声来。见妈妈哭了,孩子们都围过来,一边帮潘秀荣擦眼泪,一边安慰她:“妈妈,你平时不是总教育我们要自强吗?我们不偷不抢,捡破烂不丢人!”

  “只要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付出多少都值!”

  张全林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夫妻俩却将包括自己两个亲生儿子在内的8个孩子抚养成人,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张全林除了本职工作外,当小工、蹬三轮……现在退休了,他白天捡垃圾,晚上下夜。为了这些孩子,这个家庭家徒四壁。家里所有家具和生活用品,甚至一家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的。

  收养的孩子因为先天疾病常常住院,常常危及生命。有时三、四个孩子一起病倒,两人又是背又是抱,整日整夜在医院里陪床。

  国东山可能在被遗弃时遇了寒,从小就患有严重的肺炎。长年住院实在花费不起,潘秀荣就自学注射技术。医院做完皮试,她自己买药给国东山打针。坚持了一年半,东山的肺炎彻底好了。东山出生时两条腿不一样长,潘秀荣在医生的指导下天天为他按摩,3年下来,东山有了两条健康的腿。

  国富珍刚来时,脊椎上的小洞一直有液体外溢,一遇感冒发烧就晕厥。医生认为病情严重,难以治愈。潘秀荣不信邪,天天用盐水为她清洗,洗后再涂擦红霉素软膏,坚持两年,疮口竟奇迹般地愈合了。

  孩子们总共做过大大小小十多次手术,每次手术,不论在本地还是外地,潘秀荣都全程陪床。有一次,一个孩子在医院治疗3个多月,潘秀荣为省钱,每天都在病房门口的长椅上过夜。

  为了收养的孩子,夫妇俩付出了很多。可对亲生儿子,却只有愧疚。如今,大儿子已经32岁,没有成家也没有正式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亲戚朋友不理解:“你们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多好,为啥非要找这个罪受?”“只要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付出多少都值!”夫妻俩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众人的不解。

  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老大瑞华在呼和浩特学完按摩后,找到工作并且成了家;老二东山正在学习挖掘机驾驶技术;老三党宝在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年年获得学校奖励;老四新华现在山东特殊教育学校读书,成绩优异;老五成功和老六富珍正在读初中,都努力上进,富珍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五名。

  张全林夫妇的善举感动了许多人:远在上海的好心人年年给他们捐助衣物,给孩子们捐助学习和生活用品。乌海市许多人来家里看望孩子,并捐助款物。宁夏的一位教师带学生来乌海看他们……

  现在,夫妻俩最大的担忧,就是自己年岁大了,并且已经竭尽全力。那么,谁来关心这些孤残孩子今后的生活?(记者 于海东)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张全林潘秀荣夫妇生活虽不富裕,却坚持27年,先后收养12名孤残儿童,并将其中6名抚养成人。他们的行动是质朴的,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品格,显示了社会道德在人民群众中的牢固基础和深厚积淀。他们用行动揭示了一个道理:良好道德风尚在于人人践行。

  社会越向前发展,越是需要将道德发展、责任养成作为现代文明的稳固基石。当前,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成为一些人实践中的艰难选择。但是,这绝不能说明道德力量已经孱弱。张全林潘秀荣夫妇的凡人善举说明,温暖的道德之光,仍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闪耀。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自然生成,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张全林潘秀荣夫妇,将良好的道德付之于行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践行者、守护人。如果人人冷漠、袖手旁观,道德的土壤无疑将会“板结”、“沙化”,最终难免成为一片盐碱地。与其责问“道德怎么了”、感叹“道德滑坡了”,不如像张全林潘秀荣夫妇那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自觉充当践行道德、奉献爱心的主角。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别人需要时帮一把手,我们的社会风气必然会越来越好,点滴善举必将汇成社会正义的洪流。

  有德才有爱心,有德才能自觉,有德才会自我约束。文明、道德看似柔软,实则坚韧;看似无形,实则有形。当历史的尘埃落定,各种时尚风潮烟消云散、归于沉寂,唯有优秀的文明、崇高的道德长留世间、历久不衰。人有德,才能走远;人无德,甚至难以立身。德是一种财富,是一种资本,它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以魂强体”,人的精神世界,才会像张全林潘秀荣夫妇那样更加充实,更加丰满,更加高尚。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每个人都需要道德,就像生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留一块地方,把它打造成道德高地,并且时时处处注意用文明的阳光雨露滋润这块高地。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乐于助人,才会让冷漠旁观、道德败坏的人抬不起头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形成明荣知耻、明礼守信、崇德尚善的社会风尚。只要人人都能像张全林潘秀荣夫妇那样献出一片爱心,社会道德就会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新文)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呼伦贝尔开展防火...
“棒子”真棒
保畅通
又到桃花盛开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背消防队活跃
读书日里书香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