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报言网语】欢度我们的节日 寻找向上的力量
内蒙古新闻网  12-05-05 10:3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彩,精彩总离不开青年人的身影,因为,青年正是国家的未来。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该如何把“五四”精神体现,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青年人应该如何寻找向上的力量,以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

  网友树影花香:向上的力量在于身处平凡的岗位,而恪尽职守!

  网友一半公子: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是祖国实现繁荣富强的生力军。身为共青团的一员,我将以身作则,踏实学习,努力工作,焕发出青年应有的朝气与活力。祝愿和我一样的青年们,能努力奋斗,挑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网友卓拉:我们要学着承担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做个有责任感的青年。去反思过去,去完善当下,去开创未来。

  网友刺头美眉:作为一名农村青年,我希望以往人们心目中传统农民的形象能得到改变,相信这块热土值得我们挥洒青春,这里更有我们可以开创的事业。农村青年应该被更多人认同。

  网友人来人往:简简单单一句话———不怕犯错,勇于实践。这就是我理解的“五四”精神。我们的优势就是年轻活力,我们的任务就是突破创新。今天祝愿每个有为青年都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网友蜜桃朵朵: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的发展离不开前辈的引导,离不开大众的关怀。

  网友有点意思:“五四”的独特魅力在于“五四”精神,她让一代又一代青年魂牵梦萦。“五四”精神体现的是爱国、民主与科学,体现的是青年的责任。

  网友走近凤梨:怎么过“五四”青年节呢?我其实更想和同学去附近郊游,然后去剧院看一场青春励志话剧。“五四”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一种精神,青年人可以通过一些励志或纪念活动,让大家重温历史,让青年人真正铭记这个节日的意义,把这个节日过得更时尚,更有时代特色。

  网友秀美一枝花:我在初一的时候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真正参与融入到这个团体中去,我觉得收益颇多。学校团支部组织的各种活动让我既丰富了科学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实践应用能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网友星星电灯:咱内蒙古近几年为了吸引青年人才,政府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如“草原英才工程”,“青年人才储备计划”等等。青年才俊们一定要借助这“大好之风”,扬帆起航,做出一番事业。

  网友天使之唇:都说青年人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建设与发展重任,我为生在物质生活优越、科技水平发达的时代而倍感荣幸,我们无需再“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就能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会用我所学报答祖国!

  网友糖块:身边有太多的好友和同学,踏上了公考和事业单位的“独木桥”,我却选择在一家公司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我想,年轻人如果过早就有“图安稳”、“谋功利”这样物质化追求,怎能激发社会的活力?我相信我自己的选择,我也会不停奋斗。

  网友新文:青年是祖国的明天,无论是生在哪一代的年轻人,都要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实创新精神。身为其中的一份子,我将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更多内容欢迎登陆:http://bbs.nmgnews.com.cn/ http://bbs.nmgnews.com.cn/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苏尼特草原的“珍...
南木猎民村:桦树...
白天鹅的乐园
情迷皮影戏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头琴声飞扬
奔跑迎“五一”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