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记者一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乡添密湾村办事宴房子的大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的唱戏声。
有村民在这里办喜事吗,还请了戏班子?带着好奇心,记者走进去了解情况,原来这是一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小文艺队正在表演。只见20多个人或站或坐,两位看上去40多岁的妇女有声有色地唱着二人台《五哥放羊》。伴随着优美的唱腔,几位拉二胡、敲锣、打鼓的或眯眼或小声和着唱词,表情投入而陶醉。
见到记者,正在打鼓的张怀亮停下手,讲起了这个小文艺队的由来。六七年前,张怀亮和村里的几个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起了一个小文艺团体,只要有空,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吹一吹、拉一拉、唱一唱,村里的人也会聚来看热闹。没想到这个自发性的文艺小聚会吸引了添密湾村周围十里八乡的许多文艺爱好者,大家纷纷慕名而来,人数由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现在的四五十个。
“我们这个团队是由附近5个村子的文艺爱好者组成的‘草根戏班’,成员年龄从35岁到70多岁,农闲的时候就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也给村里的乡亲们增加点文化乐趣。”张怀亮打趣地说。
听说来了记者,大家表演的更起劲了,72岁的杜河毛大娘唱起了民俗味很浓的山曲儿,60多岁的杨和牛大爷说起了幽默诙谐的快板书,40多岁的黄佩世唱起了韵味十足的山西晋剧……各种风格的曲艺段子让记者大开眼界。
戏班除了平时自娱自乐外,有时候还到周边村里的戏台上亮亮相。“去年夏天我们就在添密湾村的戏台子上为村民们义务演出了一次,大家从下午唱到晚上10点多,但村民们还想听,他们都说我们唱的比他们花钱雇的大戏班唱的还好。”刘杏梅自豪地说,“别看我们都是农民,可是大家会唱各种戏。我们现在正准备排几场戏,等农闲的时候再给乡亲们娱乐娱乐,丰富一下村里的文化生活。”
“自从有这个唱戏的地方,我的麻将瘾也戒了,只要有空就来这里跟大家一起活动,心情特别好。”黄佩世兴奋地抢过话题说。
谈到农村文化生活氛围,张怀亮高兴中带出了些许忧郁。他说:“我们农村的文化生活环境和城里没法比,尽管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但仍满足不了需要。我们现在没有资金,大家用的乐器都是自己买的,服装、幕布等舞台设备一点也没有,甚至连固定的排练场地都没有。”张怀亮告诉记者,因为没有排练的地方,刚开始人少的时候,就在自己家里排练,后来人渐渐多起来,张怀亮就把自己专供村里人办事宴用的12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免费提供给大家。
“他不但免费提供房子、电费、冬天生火炉用的炭都他自己贴,真是为我们这些文艺爱好者付出了不少,我们大家都觉得挺亏欠他的。要是政府能给我们补贴点资金,让我们这些人有一个自己的文艺之家,我们会尽可能地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为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义务演出,送去免费的戏曲大餐,那该多好啊!”刘杏梅说话的同时,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渴望。(记者王连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