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采风】野生沙葱进温室了
 

  把野生的沙葱移进大棚,让人们四季都能吃上新鲜可口的沙葱,如今在阿拉善左旗变为现实。

  4月30日,记者来到阿左旗巴彦霍德嘎查种植户谢平的沙葱温棚,一家人正忙着割沙葱,温棚里还站着几个专门来买沙葱的顾客。“我现在采集的250公斤沙葱,今天要通过11点的班车运往北京,明早就能出现在首都菜市上。”谢平一边采沙葱一边高兴地说。

  谢平是阿左旗吉兰泰镇牧民,由于干旱、超载放牧,他家的草场严重退化,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2003年,谢平去鄂托克旗沙漠研究所办事,看到研究所大田里种的沙葱长势良好,萌发了种沙葱的念头。他在巴彦霍德嘎查承包了几座大棚开始试种沙葱。在某些人眼里,将野生沙葱引入温棚无疑是“痴人说梦”,可谢平正是这么一个“痴人”。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试验中:第一年没有出苗,第二年苗都长了一个月,却突然全死了,通过5年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成功。谢平开始琢磨让沙葱反季节出产,把温棚沙葱扩大到10座。谢平告诉记者,刚开始试种还担心不好销售,头一茬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去年10多棚的沙葱,每棚产量达2000多公斤,供不应求。

  目前,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售到北京、银川、兰州、呼和浩特、乌海、满洲里等地。今年,谢平打算把大棚沙葱的种植规模扩大到50座,带动更多的农牧民脱贫致富。

  阿左旗沙产业研究所所长俞发正向记者介绍,种植温室大棚沙葱成本低、省工、节水,一次种植多年受益,一个劳力可管理3至4座大棚,是牧民退牧转产的理想产业。近年来,人工沙葱种植以阿左旗为中心逐步向孪井滩示范区和阿右旗、额济纳旗延伸扩展。(记者刘宏章 通讯员乌日嘎)

[责任编辑 张慧 ]

南木猎民村:桦树...
白天鹅的乐园
情迷皮影戏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呼伦贝尔开展防火...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头琴声飞扬
奔跑迎“五一”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