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综合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坚持开拓创新 勇立时代潮头
内蒙古新闻网  12-05-11 17:21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发展舞台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广大青年为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贡献聪明才智。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邬贺铨院士说:“社会应该有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他解释说,目前我国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传统的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思想的活跃性,一些管理评价机制方面的不利因素也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另外,对于创新的扶持的风险投资机制还是不够的,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创新的动力和环境。

  对此,邬贺铨呼吁从教育、机制等多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尝试。

  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对抓紧培养造就青年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年底,“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分5年引进2000名左右优秀海外青年人才,为今后10年-20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作为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之一,2011年,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方面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田梅结束了10余年的“漂泊”,回到祖国怀抱。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5月4日当天,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感动。新的形势、任务和期待,为我们施展才干、贡献力量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田梅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

  从1989年起,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如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该竞赛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促进了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对于2011年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一等奖的吴大伟来说,“挑战杯”有着不寻常的意义。“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更是思维、意识的锻炼,‘挑战杯’更多地给我留下了一种动力和压力,能督促我不断地探索创新。”吴大伟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

  在发挥团组织作用,运用文化、艺术和市场的力量引导青年方面,团广东省委进行了大胆创新。在日前举行的“共青团新媒体和文化成果交流展览会”上,广东团组织从“粤潮流新媒体”、“粤创意文化产品”、“粤风尚志愿者文化”、“粤精彩文化活动”以及“新媒体和文化产品体验区”方面,展示了他们探索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思路。

  近年来,团广东省委利用亚运会与大运会志愿活动进行了志愿文化的推广,包括一些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文化产品的开发,很多都成为一种青少年的文化时尚。“像我们推出的志愿礼、志愿歌等,都是把志愿活动变成了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及文明风尚。”团广东省委副书记陈小锋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已逐步找到一条用传统的团的工作体系与新兴的工作载体、渠道相结合的工作路径。

  与广东类似,团湖北、河南两省委通过拍摄微电影等方式,来探索共青团组织应用新媒体服务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的举措。

  “共青团组织不拘一格地服务青年,脱离传统的宣传模式,采用微电影的形式来传播主流文化,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运用新媒体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更是引导青年时尚潮流的创新之举。”团武汉市委书记沈涛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博士生李汉卿是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会主席。近年来,他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国家对创新人才的扶持。

  “国家、学校为我们提供便利条件,帮助我们开拓创新,博士创新基金的支持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些都是对青年创新的鼓励和支持。”

  李汉卿说:“开拓创新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必备素质。青年人只有勇于开拓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胡总书记的讲话使我和身边的同学充分意识到要时刻开拓创新,脚踏实地把科研做好,用科研成果回报学校、回报祖国。”(记者 王岑予 周志刚 鲁玉娇 刘洪侠 刘敏慧)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获奖
苏尼特草原的“珍...
南木猎民村:桦树...
白天鹅的乐园
情迷皮影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