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发展舞台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广大青年为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贡献聪明才智。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邬贺铨院士说:“社会应该有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他解释说,目前我国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传统的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思想的活跃性,一些管理评价机制方面的不利因素也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另外,对于创新的扶持的风险投资机制还是不够的,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创新的动力和环境。
对此,邬贺铨呼吁从教育、机制等多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尝试。
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对抓紧培养造就青年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年底,“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分5年引进2000名左右优秀海外青年人才,为今后10年-20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作为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之一,2011年,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方面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田梅结束了10余年的“漂泊”,回到祖国怀抱。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5月4日当天,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感动。新的形势、任务和期待,为我们施展才干、贡献力量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田梅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
从1989年起,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如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该竞赛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促进了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对于2011年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一等奖的吴大伟来说,“挑战杯”有着不寻常的意义。“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更是思维、意识的锻炼,‘挑战杯’更多地给我留下了一种动力和压力,能督促我不断地探索创新。”吴大伟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
在发挥团组织作用,运用文化、艺术和市场的力量引导青年方面,团广东省委进行了大胆创新。在日前举行的“共青团新媒体和文化成果交流展览会”上,广东团组织从“粤潮流新媒体”、“粤创意文化产品”、“粤风尚志愿者文化”、“粤精彩文化活动”以及“新媒体和文化产品体验区”方面,展示了他们探索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思路。
近年来,团广东省委利用亚运会与大运会志愿活动进行了志愿文化的推广,包括一些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文化产品的开发,很多都成为一种青少年的文化时尚。“像我们推出的志愿礼、志愿歌等,都是把志愿活动变成了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及文明风尚。”团广东省委副书记陈小锋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已逐步找到一条用传统的团的工作体系与新兴的工作载体、渠道相结合的工作路径。
与广东类似,团湖北、河南两省委通过拍摄微电影等方式,来探索共青团组织应用新媒体服务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的举措。
“共青团组织不拘一格地服务青年,脱离传统的宣传模式,采用微电影的形式来传播主流文化,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运用新媒体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更是引导青年时尚潮流的创新之举。”团武汉市委书记沈涛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博士生李汉卿是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会主席。近年来,他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国家对创新人才的扶持。
“国家、学校为我们提供便利条件,帮助我们开拓创新,博士创新基金的支持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些都是对青年创新的鼓励和支持。”
李汉卿说:“开拓创新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必备素质。青年人只有勇于开拓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胡总书记的讲话使我和身边的同学充分意识到要时刻开拓创新,脚踏实地把科研做好,用科研成果回报学校、回报祖国。”(记者 王岑予 周志刚 鲁玉娇 刘洪侠 刘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