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推销员能在电话里准确说出你的名字、职业甚至家庭住址;房屋销售商会不时拨通你的手机,还很清楚你的购房需求;还有数不胜数的广告短信、垃圾邮件……个人信息得不到有效保护,感觉就像在大街上裸奔。今天,你的个人信息裸奔了吗?个人信息到底是如何泄露的,如何给我们的个人信息加道锁?欢迎参与讨论。
网友咖尼璇月:个人信息泄露这个事情是非常让人恼火的,很多时候什么保险公司、各种考试辅导机构,也不知从哪里知道了我们的个人信息,扰乱个人生活不说,还让我感觉到莫名的恐惧。
网友鼻涕泡:对这种事真是深恶痛绝呀,相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出台相应的法规来管一管呢?
网友刺头美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信息犯罪至今愈演愈烈,跟监管滞后和打击不力有直接的关联。更重要的是,相关立法不宜再悬而不决。
网友明媚五月天:调查取证难、维权成本高、打击力度低……面对个人信息泄露,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忍气吞声。希望能加大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百姓一个和谐安宁的环境。
网友出路在何方:没有隐私,何谈安全;没有安全,又何来幸福感。
网友精神领袖:治理个人信息泄露,我认为“未雨绸缪”重于“亡羊补牢”。自己的电子产品多维护升级,不要抱着贪小便宜的想法在网上随便注册用户。这些都是小方法却能避免大麻烦。
网友喜事连连:个人信息被频频泄露、倒卖,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个人信息从何而来?手机号码且不说了,像工商登记信息、银行信息、违章记录、考试信息,这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搞到的。泄露这些信息的源头在哪,并不难查明。比如违章记录、考试信息,想来只有有关部门、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才有机会获取。所以,打击泄露个人信息,关键在于追查源头。
网友独占鳌头:只要有手机,你一定会无休止的被垃圾短信骚扰;只要你刚买了房子就会有商家像亲人一样给你推销建材用品;只要你刚晋升父母就会有陌生人给你推荐童车和放心奶粉。这种感觉像在一个越来越重视私权利的社会,自己却赤身裸体站在公众面前,难受极了。
网友我不是猪头:如果说发垃圾短信我还可以承受的话,那么上班时间经常接到促销电话就让人受不了,严辞拒绝的话,好像让对方下不来台,如果婉转拒绝的话对方又说个不停,很烦。
网友骑墙派: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我国的立法不能及时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在一些行业出现了监管不力的局面。
网友美花花:最近越来越多的招聘会在呼市举行,急着找工作的我只能“有病乱投医”:撒网式地发了海量的简历,上面我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招聘方不管录用与否,简历都没退给过我,心中不免忐忑:我的个人信息安全吗?
网友春香大妈:去年末国内多家知名网络社区数据库遭攻击,导致海量用户名被公开,着实让人冒了一把冷汗。技术保障也是维护信息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国家多投入研发力量,建立更完善的信息采集发布制度不失为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