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特色种植让巴丹吉林沙漠成为增收“聚宝盆”
内蒙古新闻网  12-05-14 08:46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眼下正值北方地区的春耕时节,地处西部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地带的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人工梭梭林、文冠果、人工甘草等沙漠特色作物种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马国福是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的治沙能手,几年来,他已栽种梭梭林800亩,每年增收数万元,实现了治沙又致富。和马国福一样,在许多农牧民眼中,沙漠成了财富,不少农牧民学会了向沙漠要效益。

  在曼德拉苏木浩雅日呼都格嘎查侍明斌家,门前停放着自家的小轿车,院子里摆满了晾晒的肉苁蓉、锁阳。侍明斌告诉记者,嘎查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梭梭,如今浩雅日呼都格嘎查的农牧民累计栽种梭梭林4万亩,接种肉苁蓉5000多亩,人均增收1000余元。

  阿拉善右旗地形地貌以沙漠戈壁为主,巴丹吉林沙漠横贯全境。据了解,近年来阿拉善右旗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牧民发展沙产业,沙产业已辐射带动600余户农牧业家庭,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28元。

  目前,阿拉善右旗已初步形成300万亩野生锁阳,150万亩野生苁蓉和10万亩野生甘草三大基地,锁阳、苁蓉、甘草产量分别达到320吨、40吨和140吨。(邓华、杜永刚)

[责任编辑 赵静 ]

获奖
苏尼特草原的“珍...
南木猎民村:桦树...
白天鹅的乐园
情迷皮影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云计算产业基地开工建设
迁徙鸟聚集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