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国第4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当日,内蒙古自治区减灾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在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举行了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宣传橱窗、电子大屏幕等形式,宣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地震基本知识和应急逃生避险知识。
据介绍,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同时,自治区减灾委员会将5月7日~13日定为防灾减灾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地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场所、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的教育、警示作用,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各盟市、各部门加强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普及,编制、出版符合行业或地区灾害风险特点的防灾减灾知识读物、影视作品,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继续倡导每个公民深入开展“4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或听一次防灾减灾讲座,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自治区防灾减灾委员会还要求,各盟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社区各类建筑和民房、学校、医院、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公共场所进行重点排查。针对潜在灾害风险和区域灾害特点,因地制宜开展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御、森林草原防火等方面的应急演练,让群众了解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熟悉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记者 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