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魅力草原系列报道
开篇话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时代特征,是全球范围内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作为信息产业中的一员,与电力、气象、教育、医疗等行业携手,共同为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智能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民信息化生活质量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一系列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得到广泛应用并快速复制推广。
为真实、客观反映各地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果,记者先后来到初夏的兴安盟和呼伦贝尔,进学校,入企业,走基层,深入营业厅,以朴实的文风、详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和系列报道的形式反映两地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希望能给其他地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信息化给力“兴业安民”——来自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的报道(一)

中国移动助力气象信息化建设

公共事业缴费平台为市民缴费提供无限便利
兴安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一个以农牧业和林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农村牧区人口达113万,占全盟总人口的67%。全盟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化和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
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转型发展,兴安盟在推动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从政府到行业都下足了功夫。特别是与当地信息化的引领者——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通过移动信息化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快速转型,以适应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
量身定制的信息化“推进剂”
格日勒图在科右中旗电业局收电费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些年来他经历了电表的升级换代,从室外查表到市内查表再到室外集中查表,但始终没有改变的是无论居民家住多远、天气如何,他都必须上门抄表收费。在兴安盟电业局,像格日勒图这样的抄表员还有很多。据统计,兴安盟各旗县电业局、农电局、变电所等在编员工有1700多人。
如今,格日勒图和他的同事们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奔波,只需要通过移动信息化产品就可以收集整理各种数据,通过集抄器+GPRS解决方案即可实现无线抄表。“无线抄表系统效率高,而且准确,使我们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兴安电业局相关领导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前兴安盟电业局信息化已具备一定水平,有自行开发的办公系统和营业系统,但在移动信息化方面还存在着差距。虽然兴安盟电业局在部分电话线可以到达的地方安装了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集抄器,但这种方案不仅受到地理位置的严苛限制,还存在线路不稳定、费用高、使用烦琐、采集数据准确性低、时间长等等难题,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为兴安盟电业局推出了无线抄表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以集抄器+GPRS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中国移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广,几乎任何区域的集抄器都可以接入,GPRS通信方式稳定且费用超低,可以满足任何一个集抄器的通信需求,为电业局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
目前,兴安盟电业局已经在乌兰浩特市、扎赉特旗、阿尔山、科右前旗等地陆续开通了电力无线抄表业务,接入变压器超过1000台,且每月都在增加,预计3年内全盟万余台变压器将全部实现无线抄表。
增速提效的信息化“催化剂”
对于企业而言,市场效率的提升与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同等重要。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根据兴安盟电业局综合信息建设的迫切需求,依托公司的通信技术优势,以全业务服务模式为其量身打造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性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为全盟5个旗县电业局、农电局,科右中旗、扎赉特旗、阿尔山电业局所辖的55个供电所提供了集专线、固话、物联网、移动办公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盟局到旗县局、旗县局到乡镇局的3级、4级网络通信,极大提升了兴安盟供电系统的运转效率,促进了电力这一基础行业的稳定高效发展。
扎赉特旗电业局是兴安盟电业局自行开发生产系统的试点单位,该单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业务办理流程,并在每个流程环节都设置了固定的接口人。但在以往的系统运行中,各环节间流转工单没有办法自动通知,只能靠上一环节的接口人电话或当面通知下一环节接口人,极不方便且耽误时间,通信成本也很高。
为此,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对扎赉特旗电业局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评估,最终以行业短信系统与电力生产服务器对接,实现了各环节之间流转工单,并同时通过短信提醒接口人,极大缩短了工单流转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大量通信成本。通过该短信系统还可以实现用户的电费催缴,目前已覆盖全旗41万用电户。另外,对于电费余额不足的用户,系统会自动群发催缴提醒短信,不仅节省了收费员上门收费的时间与成本,也减少了因停电造成的用户投诉,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贴心服务的信息化“温情剂”
“以前缴费必须到营业窗口排队,现在有了无线城市缴费平台,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登录无线城市平台缴费,非常方便快捷”,乌兰浩特市居民白晓明拿着一张电费催缴单,一边通过手机终端进行现场缴费一边对记者说。
对乌兰浩特每个居民来说,每月缴纳电费是日常生活最普通不过的事情。而电力行业应对用户众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营业窗口缴费难、排队时间长等难题,影响了用户满意度。
为此,兴安电业局与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于2010年底就已经开始就手机缴纳电费事宜展开洽谈。而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大力推动的无线城市建设,恰恰为解决这个难题开出了一剂“良方”。从2011年起,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登录无线城市平台,或手机下载无线城市客户端直接缴纳电费,给生活带来无限便捷。
目前,手机缴纳电费功能已在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实现,有效地分流了两地电业局营业窗口的业务量,解决了用户排队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用电户的满意度。
高速畅通的信息化“润滑剂”
“过去,要检测到天气和降雨情况,就必须定时派人驾车到监测点抄录数据,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还会因为站点分散、偏远丧失了时效性,导致天气预报准确度受到影响”,兴安盟气象局王民局长对记者说。
兴安盟地域广阔,地势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及时掌握天气状况至关重要。从前期气象监测,到中期数据传输,再到最终的气象播报,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为兴安盟气象局推出了包括12121语音系统、集团专线、自动雨量监控、气象金喇叭等一整套完备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在一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旁,兴安盟气象局业务科副科长徐蔚军介绍说:“我们和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合作开发了自动雨量监控系统,实现气象监控数据的定时采集,并通过中国移动GPRS和短信通道实时传送至盟气象局,经过后台整理后再发送给全盟广大农牧民,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和增产增收能力。”
据了解,区域自动气象站具备降水、气温、风向、风速四项气象指标的监测功能。目前,全盟已建设该设备74台,未来2-3年将达到200台左右,服务半径也将由现在的50公里缩短至20公里。
防灾减灾的信息化“预警器”
作为一名从事气象工作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徐蔚军对信息化在防灾减灾中起到的作用感触颇深,对去年夏季发生在科右中旗的一次重大泥沙流灾害记忆深刻。
2011年7月27日傍晚,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双金嘎查出现了强降雨,19时至21时短短2个小时内,降雨量近80毫米,1米多高的泥沙流冲击而来。
当晚,兴安盟气象台及时向科右中旗及周边地区发布雷电橙色预警,并准确预报了短时强降水、冰雹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同时,还通过“金喇叭”向科右中旗各村镇及时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提醒当地领导提前组织村民防御。
由于预警及时,防范得当,在此次灾害中,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双金嘎查未出现人员伤亡,只有少量牲畜被泥石流卷走,有效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在此次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金喇叭”一共有1095个,覆盖了兴安盟所有的行政村。2010年7月,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与兴安盟气象局、农牧业局签署了“气象、农业、为农服务金喇叭工程”合作协议,每日早、中、晚将农业快讯、种养殖技术、农业灾害天气预警、病虫害防治、农资、农贸、农业灌溉等信息发送给村民小组的农村信息机,信息机接收到信息后,可以启动自动播报功能,通过大喇叭向全体村民播报信息。
“金喇叭”的推广应用,有效帮助广大农牧民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有效维护广大农牧民的利益,为农业增产、农村致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移动内蒙古兴安分公司通过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合作,有针对性地推出移动信息化产品,必将推动兴安盟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建设。(内蒙古新闻网 王彤)